当前位置:踏雪无痕>武侠修真>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要省钱,就拍一个人的电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要省钱,就拍一个人的电影(1 / 3)

《伤心者》到底算不算科幻?

这个问题也难免被讨论。

有网友做了一个投票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伤心者》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幻。

“我觉得不算吧?毕竟,电影里面,除了一百五十年后的何夕穿梭时空回到一百五十年前,而且只是以“灵魂”的形式存在,根本无法对这个时代做出任何的改变。

所以,这似乎真的不能算是科幻,因为科幻的元素太少,太少,更多的算是一部剧情片,或者放宽一点,算是软科幻吧?”

“肯定不算,顶多是一部披着科幻的皮的剧情片!”

“为什么不算?或许不是那么硬核,但是应该算吧?《微连续原本》,《大统一理论》时空穿梭,这些难道不是科幻元素?”

“算是伪科幻吧,毕竟所有的科幻元素,只是涉及到了皮毛,或者是当成背景板。”

这注定讨论不出一个结果来。

但是很快地就又有国内的科幻导演表示:“真正制约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的,依然还是成本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对于科幻电影的感受,印象,依然还是在于大特效电影!

其实李易拍过几部科幻电影,但是哪怕是当初的《人工智能》,其实成本也真的不算低了。

也就难怪大家会说,科幻电影的成本太高了。

本身国内电影这一块,虽然说票房市场比之过去增加了无数倍,可是电影的投资回报周期依然还是很长,而科幻电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初第一届科幻电影节的时候,李易拿出的《月球》其实算的上是低成本科幻电影了。

但是那样的电影始终太少太少,所以最初有人尝试着模仿之后,效果却只能说是非常一般。

为此,这个话题时隔几年又再一次被提及。

而这一次的《伤心者》热度如此之高,是,这部电影的成本应该是更低的,但是问题也在于此,《伤心者》可以说比《月球》更不具备可参考性。

科幻电影节的座谈会上,李易也被邀请上台。

有青年导演问李易:“你曾经说过,科幻电影未必一定是大制作,但是这些年来,小成本科幻电影,无一例外,都败的很惨,所以,到底小成本科幻电影之路,是否行得通呢?”

“当然,拿当初的《月球》来说,其实我说的很明白了应该?

单一的环境,物美价廉的主演,以及不需要多高科技的特效,这些加起来,其实就足够一部小成本电影了。

当然,剧本肯定很重要,我最近又有了一点灵感。

而如何缩减科幻电影的成本,我想首先重点还是在于,花大钱办小事和花小钱办大事的区别!

我们很多成本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不差钱那就无所谓了,可是如果想要花小钱办大事,那就必须节省。

这里的节省当然不是说随便乱省钱的。

这里有几个建议,供给大家参考。”

李易说着,底下的众多青年导演都纷纷拿出纸笔来等着记录。

“省钱第一招:用一个科幻概念代替那些科幻视觉!”

“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何用朴实无华的画面征服无数对科幻要求苛刻的观众!

如何做到这一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科幻电影的成本就解决了一大半!

当然,关键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想要达到花小钱办大事,我们必须用6万的钱干出600万的活儿来。

这就涉及到了我之前提到的,用科幻概念替代

那些科幻视觉,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科幻不是单纯地只有科幻视觉才叫科幻,一个好的科幻概念,同样的也是硬核科幻。

比如,我有一个关于平行世界的科幻故事,男主角为寻找凶手,不断穿越到爆炸灾难发生前8分钟的火车上,每一次回去又因不同的行为创造出不同的平行世界。但这个平行世界,恰恰和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这里我就无需耗费大量金钱去打造特效,因为正常世界已经寓于科幻之内了。

这里提到的一个科幻概念是什么?”

很快地就有人回答:“是时间循环?”

“不错,就是时间循环,大家认为这算不算是一个很硬核的科幻概念?”

“算!”

众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那么我们接着说循环的好处,我这里的故事,尽管是一部以灾难开始的科幻片,但是我想影片用在灾难场景上的特效却只需要火车爆炸一个场面。

我们都知道,搞爆破,到处狂轰滥炸,同样的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那么如何在合理地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拍出想要的效果,媲美花十倍百倍的钱的视觉效果来呢?

关键还是在于循环!循环的妙处,我相信此时应该有人已经能够想到了吧?”

“第二排那位,你说说看。”李易点了一个举手的导演说道。

“李导您好,我想是不是一场爆炸画面多次循环使用?”

李易打了个响指:“不错,这就是循环的妙处!因为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