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2 / 4)

得越大 , 责任越大 , 也越战战兢兢 。

后面文昭帝安排工部 、 户部全力配合抗旱 , 又安排三名钦差大臣下去全力辅助地方抗击旱情 。

文昭帝也是发愁 , 这各种大大小小的灾情年年都有 , 年年都得发愁 , 小灾小愁 , 大灾大愁 , 一旦灾情严重考百姓就没有活路 , 考百姓一没活路就豁出去造反 , 一造反他这龙椅就坐不稳当 。

说到底这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让考百姓有饭吃 , 考百姓有饭吃便天下太平 , 若是这天下可耕之地更多一些 , 生产的粮食更多一些 ?

文昭帝不由想起昨日路过尚书房 , 听到陈宴安说的那番言论 , 以及给皇子们布置的作业 , 关于农事工具 , 关于耕牛 。

他忽然开口道 :“ 牛废则农废 , 这耕牛对农事的重要不用胱多说 , 只是我朝历来提倡百姓养牛 , 却收效甚微 , 诸卿可有良策 ?7“

众臣面面相麂 , 这正说着抗旱呢 , 怎么突然就跑到 “ 养牛 “ 上了 ?

细一琢磨 , 倒也不奇怪 , 这是中州大旱引发皇帝对粮食的担心了 , 众臣纷纷进言 , 左右是那些者生长谈的东西 , 皇帝没兴趣听 , 命众臣每人上一道关于如何增加耕牛数量的折子上来 , 要求须得有新意 , 不得敷衍 。

下早朝 , 皇帝一身疲倦地回到养和殿 , 下面人忙摆了早膳上来 , 张公公服侍着皇帝换上一身常服 , 小太监端着水盆过来 , 皇帝净过手 , 想了想 , 对旁边张公公道 :

“ 你去传胭的口谕 , 叫宋景辰那小孩写一篇关于 “ 养牛 “ 的策论上来 。“

张公公一愣 , 忍不住轻声提醒道 :“ 陛下 , 那孩子才八岁 。“

文昭帝 :“ 岂不闻长江后浪推前浪 , 八岁又如何 , 我看他比胭的满朝文武都更有想法些 。“

张公公心说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这话也就您自个儿说行 , 下面谁敢在您面前说这种话呀 , 那不是找着送人头吗 7“

文昭帝蹼步到餐桌前坐下 , 方才徐徐道 :“ 胺倒也不指望他一个八岁小娃娃真能帮胺解决这耕牛的难题 , 惟其年幼而心系国事 , 实堪嘉许勉之 。“

张公公忙躬身道 ,“ 陡下拳拳爱才之心实在是那孩子的福气 , 奴才这就去办 。

文昭帝道 :“ 这样吧 , 你就告诉他 , 若他能想出让胱满意的好点子来 , 脊重重有

“ 考奴明白 “

“ 喝 , 你去吧 , 顺便带上今年进贡的荔枝 、 樱桃之类小孩子爱吃的玩意儿 , 就说是胺赏的 。“

张公公领命出了养和殿 , 暗自心惊皇帝对宋景辰一个小娃娃的重视 , 作为皇帝

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 , 能劳驾他亲自去传圣旨的人家可不多 , 这宋家不可等闲视之 。

只能说是张公公凡事习惯想太多 , 皇帝确有爱才之心 , 说宠信却还不至于 , 不过这样的误会对宋家只有好处罢了 。

因着宋景辰在书院读书 , 张公公想了想 , 陡下的圣旨既然是特意传给宋景辰小娃的 , 那他索性就去书院跑一赵吧 。

张公公骑马带着两名小太监到书院门口 , 守门的是陈宴安府上的下人 , 见识颇广 , 一见张公公这身打扮 , 就知道是宫里来的 , 慌忙上前行礼询问 。

张公公翻身下马 , 手里的缨绳顺手扔给旁边人 , 目不斜视往书院里走 , 道 : “ 陡下口谕 , 着你们书院宋景辰出来接白 。“

守门的下人不敢怠慢 , 慌忙跑进去找陈宴安禀报 ,“ 考爷 , 考爷 , 陛下的口谕 ,

要辰哥儿出去接旨 。“

陈宴安一听是皇帝给宋景辰的口谕 , 联想到他同皇帝说那番话 , 心中有数 , 知道是好事 , 袖子一甩 , 乐呵呵召集全体书院师生赶紧跟着宋景辰出来接旨 。

一路往外急走着 , 宋景辰有点纳间 , 忍不住小声问陈宴安 ,“ 师傅 , 陡下怎么穷然给我传旨呀 ?“

陈宴安笑着摸了摸他头 ,“ 别怕 , 陡下赏识你呢 。“

“ 赏识我 ?“

“ 嘲 , 快走吧 ,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 别耽误了接旨 。“

师生们跟在后面不敢吭声也不敢问 , 走廊上只有衣裳寒窄和杂沓凌乱的脚步声 , 这可是圣旨呀 。

一众人呼呼啦啦迎出来 , 远远地 , 陈宴安看到一身锦衣华服的张公公吃了一惊 , 他没想到皇帝竟然派身边的大太监亲自过来传旨 , 忙轻推了辰哥儿一把 , “ 辰哥儿 , 快去接旨 。“

宋景辰大步上前 , 朝着张公公躬身一礼 ,“ 景辰见过张公公 。“

张公公一甩手中拂尘 , 白净面皮上素来寡淡冷漠的眸子露出几分笑意 :“ 辰哥儿 , 陛下给你的口谕 , 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