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四百一十八章 野利来降,归义军下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八章 野利来降,归义军下落(1 / 3)

大宋庆历八年十月十一日,狄青就已经出现在了瀚海。

并不是贝加尔湖那个瀚海,而是记载于《西夏书事》当中,为灵州以南一带的沼泽地,在后世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东。

这里在北宋时期有一条河叫做灵州川,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北面为灵盐台地,又名河东沙区。

狄青骑在马背上,他上午夺取了溥乐城,北面便为耀德城。

他眺望东北方,那是茫茫沙海,泛红的黄沙遍布整个视野天际,戈壁滩上除了少数植物以外,仿佛没有什么生气。

西北地区早在汉朝就已经有沙漠化的迹象,到了北魏时期就形成了巨大的沙漠。

不过根据《魏书》记载,“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沙深,轻车来往,犹以为难,役车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

当时虽有沙阻,尚能行车,说明沙漠面积不大,也未成片。而到了宋朝,荒漠化就已经相当严重,慢慢到后世的时候,就已经是毛乌素沙漠。

呼啸的北风吹拂,太阳仿佛没了踪迹,似薄似厚的云朵飘荡,让世间略微处于一种多云阴日,却也没有下雨或者下雪。

狄青身后的宋军皆穿着棉衣,骑在马背上,排列出整齐的一字长蛇阵,向着北面耀德城而去。

与此同时,东面的盐州方向,鄜延路的任福已经攻克了盐州,也向着这边而来。

如果再算上此时已经拿下应理的高继宣,则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三路宋军已经彻底完成了对北方兴庆府的包围攻势。

“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对斥候飞速回来。

斥候队长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马,单膝下跪道:“禀大帅,前方有西贼求见。”

“什么人?”

“说是野利氏首领。”

“让他们过来。”

狄青眯起眼睛,然后又指着附近一处小山峦道:“邀他们去那边山峦上。”

小山峦距离宋军约有两里,而且地势比较高,能看到周边情况。

如果野利氏发现宋军要对他们不利,可以立即逃走。

哪怕狄青并不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但这也算是他对对方释放的一种善意。

因为对方过来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来谈判求和,希望大宋放西夏一马。

这显然没有意义,大宋是一定要灭亡西夏,夺取整个西北。

第二种则是请求归附,早点谈判争取一個好的价格。

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如果是第二种的话,狄青不介意给对方礼遇。

狄青随后带着数十亲卫队,纵马向着远处小山包驰骋而去。

他上到了坡顶,远远的看到数里之外,也有一小支人马疾驰而来。

没过多久他们就在斥候队的指引下到了山坡下。

随后他们全都留在了坡底,一中年男子轻夹马腹,缓缓来到了坡上。

双方距离不足一丈远。

那人脱下毡帽,弯腰行礼道:“野利兀惟见过狄大帅。”

他说的是汉语。

西夏贵族基本上都会说汉语。

“野利将军有礼。”

狄青回了一句,随后问道:“不知将军来此,是有何事?”

“狄大帅此番是来攻灭我夏国的吗?”

野利兀惟反问。

“将军何必明知故问?”

狄青笑道:“元昊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屡次犯我边界,还侵我大宋领土,就许他来犯,不许我们反击吗?”

野利兀惟沉默片刻,问道:“不知道宋国要如何安置我等。”

“此后愿意臣服者皆是宋民,唐时你们党项不也是唐民?至于尔等,朝廷自有决断。”

狄青说道:“你们野利氏为元昊所欺,既然所投非明主,何不早降?”

这个答案野利兀惟显然不太满意。

因为他是想问如果他们野利氏投降的话,他们这些贵族该怎么办?

野利氏族自然是希望继续成为权贵,受到大宋朝廷的册封,然后世代成为西北的统治者。

就好像李元昊家族祖上就是晚唐的定难军节度使,先受到唐朝的册封,五代十国后期受到后周册封,然后宋初大宋册封。

最后到了如今一步步吞并了整个西北,直到李元昊时期兵强马壮,顺势称帝一样。

但狄青的意思是他做不了主,应该由朝廷决定他们的未来。

这无疑让野利兀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因为据他所知,归顺了大宋后的少数民族权贵,虽然都会得到不错的待遇。

比如迁至宋国皇城汴梁,赏赐一些财物、宅邸,然后入三衙任职。

但说是勋贵,实际上无权无势,只是名义上的贵族而已。

相比于在西北自由自在,成为部落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统治者,这与质子、圈禁没什么区别的赏赐,当然不能让他们心满意足。

所以野利兀惟沉吟片刻后说道:“还请狄大帅知道,我们野利氏是愿意归顺的,但若宋国朝廷不能妥善安置我等,我等怕是部民不服。”

“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狄青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