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2 / 3)

江南三杰傲气共八斗 , 严元浩倒欠两斗 , 那么谢晖与江博物岂不是独占十斗 ? !

三人齐齐打出一串问号 。

南士看不起北士是大齐历来的风气 , 谢 、 江二人并不例外 。 不少游学至江南的北方士子都在他们面前惨遭打击 。 只是他们万万没愚到 , 被轻视的北士背后竟如此编排他们 。 最重要的是 , 他们居然无法反驳 ?

当然了 , 自从意识到 “ 人外有人 “, 二人这些日子已经有意识地每日 “ 三省吾身 “。

从前眼高于顶的毛病稍有改正 。

故而今日他们在雅集上的表现比从前容易亲近许多 , 令在座不少人都颇为惊讶 。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彻底改了性情 , 只是从前十成的傲气如今收起了三成罢了 。

加之谢拾在场 , 明知这是一位才华在自己之上的人物 , 二人在他面前不免自诉 “ 后学 〗

进 “, 一心求教 , 姿态自然都摆得极低 。

非但他们如此 , 在座众人皆如此 。

若是今日谢拾不在 , 有机会来到雅集上的士子学问平平 、 不入江南士人法眼 ,

大概就能欣赏到何谓 「 南士傲气共一石 “ 了 。

是以谢拾话音落下 , 宴席一角顿时陷入沉默 。 谢晖与江博物脸上都显出几分尴尬 。

反倒是被盖章为 「 倒欠傲气两斗 “ 的严元浩汨汨饮下一盏酒 , 不服气地嚷嚷道 :

“ 凭什么轮到我就是倒欠两斗 ?2“ 这并非赞美他性情谦和 , 反倒是鄙夷他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架子 , 什么三教九流都能往来 。

严元浩十分不忠 , 用他从谢兄这里学到的新鲜词来说就是 :“ 我冤啊 ! 分明是这两个家伙拉的仇恨 , 怎么还牵扯上我了 7“

见他酒杯已空 , 谢拾亲自斟上一盐 , 笑道 :“ 所以说是谣言嘛 , 本就不可信 。

他随口一说 , 本以为大家只会一笑而过 。 不愚三人却似乎颇为在意 。 谢拾不由反思起来 , 他歉然道 :“ 严兄 、 谢兄 、 江兄 , 此番是我多言 , 不该说这些 。 三位深藏虚 , 在下亲眼所见 , 亲耳所闻 , 岂会听信谣传 ?7“

啊这 ?

有没有可能 , 这真不是谣言 ?

自认对得起这番夸赞的严元浩倒也罢了 , 已经美激澡地翘起唇角 。 完全对不上的江博物与谢晖却面面相麂 , 心照不宣沉默下来 : 突然有种骗了考实人的感觉 ?

一时间 , 本就被谢拾才华征服的二人受宠若惊 , 暗暗发誓日后定当谦虚自省 ,

不负谢兄所誉 。

心情复杂的两人郑重其事举杯 :“ 谢兄谬赞 , 愧不敢当 1“

倒是两人从此以后果真改了行事作风 , 流传出去又成了一则令人津津乐道的侗事 。

而这些就是后话了 。

且说今日的杏花宴 , 众人皆是尽兴 , 大出风头的谢拾立刻成为城中冉冉升起的风云人物 , 诸多士子争相蹇跃与他结交 , 料想之后又是源源不断的文会邀请 。

更有严元浩三人约他不久之后一道去踏青 。 谢拾自觉闲暇 , 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

此外 , 这回杏花宴上谢拾还遇上了一位 「 熟人 “, 正是林家大公子林承宗 , 上户谢拾随钱致徽迎亲时与之总有一面之缘 。

二人之间有着钱致徽这道桥梁 , 比陌生士子熟络一些 , 况且林承宗才品读过

《 金玉录 》 上的文章 , 对谢拾的才华佩服得紧 , 既然遇上了 , 难免拿出往日学问上的不解之处向他请教 , 谢拾毫无保留 , 一一作答 。 一番你来我往 , 彼此倒是混熟了些 。

直到谢拾被其他人叫走 , 还停留在原地的林承宗望着他的背影 , 颇有几分不舍 。

“ 怪道谢公子的文章能在 《 金玉录 》 上占一半 , 他的学问只怕已不下积年名儒 …

与旁边同样前来求教的读书人对视一眼 , 他吐出一口气 , 面上神色满是敬服 。

旁边的士子点点头 :“ 今日之后 , 泊阳谢知归 , 恐怕就要彻底名动江南了 !1“

“ 何须等到今日之后 ?“ 林承宗却道 ,“《 金玉录 》 既出 , 江南谁人不闻其名 ?

二人言语间却并无不甘 , 只有叹服 。 若说未见此人之前 , 许多人心中尚有不忠 , 今日一见此人 , 只能叹一声果然名不虚传 !

或许嫉妒谢拾的依旧大有人在 , 但能收到杏花宴邀请的读书人都是一心上进之闭门造车又怎么比得过与优秀学子交流 ? 今日得与谢拾交流学问 , 他们最大的感想就是 :“ 这一赵杏花宴 , 来的值了 !“

直到回府 , 林承宗眼角眉梢间的兴奋犹未散去 ,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心情极好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