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2 / 5)

:“ 柏哥儿在镇上的私塾念书 , 打算何时下场考个童生回来 ?

你二堂兄这般大时 , 已经中了秀才哩 ! “

谢柏 : “2? ? 7“

他小小的脑袋冒出大大的问号 。

… 二哥那种 “ 变态 “, 是一般人能及得上的吗 ? 他何德何能与二哥相提并论啊 !

好在谢森对儿子是哪块料心中有数 , 他当下摇头道 :“ 县尊大人都说了 , 拾哥儿是泊阳县头一个解元 , 老谢家出了他一个 , 已是祖坟冒了青烟 。 这小子读书但凡有他二哥一分用心 , 我就心满意足 。 功名不敢想 , 只盼他读书明理 , 将来顶门立户 。“

嘴上如此说 , 若说谢森心底对儿子考取功名当真没有半点想法 , 那是不可能的 。

在谢拾之前 , 谢家人从未想过能走读书科举这条路 , 否则 , 身为长子长孙的谢松不至于被送去学医 。 可谢拾既然走通了这条路 , 他们自然想着让小辈们都去走一走

一一以谢家如今的境况 , 供养孩子念书并不困难 。 既然有宽敞平坦的大道在前 , 无论如何都要先试一试 , 走不通再说其他 。

虽则如此 , 谢森对自家儿子能否走通这条路 , 可以说是既寄于厚望 , 又信心不足 。

前者出于望子成龙的天性 ; 后者却是因为谢拾本身过于特殊 , 不足以作为普道范例参考 。 纵然他取得成功在前 , 谢森也不会盲目地以为 , 身为堂弟的谢柏同样能行

不说二人天赋有差 , 单说学习的态度 , 在谢森看来 , 他这儿子拍马都赶不上侄子 。

如此 , 他自然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 别到头来儿子连童生都考不上 , 平白丢了脸面 。 姚态摆低一些 , 说不定反而能收获惊喜 ?

谢柏年纪虽小 , 却隐隐猜到他爹的意图 。 他固然舒了口气 , 心头又隐隐有些郁闷 。

二哥这等神人他是万万不能及的 。 然而 …... 什么叫 “ 功名不敢想 “ 啊 ? 他爹这明对他多没信心 ? 未免太过看不起人了 !

…... 话本里的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 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 莫欺少年穷嘛 !

年方十岁的小少年对大人的 “ 轻视 “ 很是不爽 , 平时学习虽然也算努力却总是史乏一丝拼劲的谢柏 , 竟是燃起久违的动力 , 暗道定要取得功名 , 教他爹大跌眼镜 !

在场众人对谢柏的心思一无所知 , 更不知晓他已经在心中立下 “ 豪言壮志 “。 &

及谢拾这位泊阳县风云人物 , 二桥村 “ 顶流 “, 人人都有话聊 , 且聊得热火朝天 。

对谢拾这个举人考爷 , 大家话里自然只有夸的 。 这个说他打小就与众不同 , 那个说自己早就看出这孩子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 就连儿时谢拾掷掇着一群顽童拔了自家的鸡毛做毽子 , 个个被父母把屁股打成八瓣的往事 , 都成了神童早慧的象征 。

考徐氏眼睛都笑成了两条缝 。

…... 叻哟暖 ,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某某和某某说话如此好听 ? 会说话就多说点 !

考徐氏也不急着叫儿子孙子回家吃饭了 。 听人夸起自家孙子来 , 她能听三天三夜 。

这时 , 又听人道 :“ 这回举人考爷进京赶考 , 他年纪轻轻相貌又好 , 指不定就被皇帝者子点为探花 , 还给者嫂子带个公主孙媳回来呢 。 戏文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7“

“ 很是这么个理 。 “ 众人深以为然 , 不免畅想起来 ,“ 考嫂子你可是有福了啊 !

考徐氏已经被恭维得找不着北 , 好在她并未忘形 , 只是喜欢听好听的话 , 可不打算给孙子招麻烦 , 忙道 :“ 公主娘娘那是何等人物 ? 咱们小考百姓可不兴胡说 1“

经她提醒 , 众人不复再言 。

旁边几个小的却是好奇地眨着眼睛 , 听得半懂不懂的小蕙仙笑得露出一口小米牙 , 高兴地拍手 :“ 二叔 ! 二叔要回来啦 ?“

她可以说是由谢拾一手启蒙的 , 最喜欢的就是长得好看又对小朋友温栖耐心的二叔 。 在这方面 , 谢松这个亲爹都争不过 。

倒不是谢松不够负责 , 只是小蕙仙年方四岁 , 早先几年的记忆自然是模糊的 ,

逐渐拥有自我意识以来 , 谢松往往忙于坐诊 , 而郑芷芸又怀上二胎 , 二人甚至暂时顾不得女儿 , 半推半就地先送到考徐氏身边 。

故而小蕙仙目前短短四年的人生里 , 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随谢拾启蒙的这一年 。

当初谢拾离乡赶考时 , 向来注重形象 、 小小年纪颇爱美的小蕙仙几乎哭成了花猫脸 , 还是考徐氏和刘氏婆媳俩轮番上阵 , 才哄得化身小哭包的小家伙安分下来 。

此时见小家伙眷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