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谣言(1 / 3)

第 189 章 ˇ 谣言

1 万寿宴后 , 本就誉满京师的谢拾声名更上一层楼 。 坊间巷里 , 一时间遍传 # 状元郎箭惊四座 , 北虏贼五体投地 # 的事迹 。

经过一番交口相传 , 几度版本变化 , 到最后已经变成了连当事人都不清楚的故事 。

无论如何 , 谢拾声名日盛是做不得假的 。 就连翰林院的同僚看他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 重新回到翰林院当值的第一天 , 谢拾几乎是一路走来都有翰林官主动打招呼提及他箭败元穆之事 , 一个个与有荣焉 。

翰林院一大清早便热闸极了 。

“ 谢修撰早咪 1“

“ 当日万寿宴上 , 谢修撰一箭既出 , 虏贼哑然失色 。 鄙人热血沸腾 , 好生钦佩 ,

只恨我手无缚鸡之力 , 不能行此壮举 !“

“ 在下何尝不是如此 ! 谢兄此番大振国威 , 我辈读书人引以为傲 , 却也害苦了或呀 。 此事传开后 , 家中稚儿听闻我与谢兄乃是同僚 , 以为我辈翰林官人人皆有谢兄之能定要缠着我习练君子六艺 , 尤以射术为先 …... 哎 , 谢兄这可是害苦我了 ! “

“ 哈哈 , 旁的也就罢了 , 射术 ? 就考刘你那手教脚的功夫 , 可别误了自家子弟 ! “

或是真心钦佩谢拾的壮举 , 或是见谢拾在天子面前挂名 、 前途远大 , 总而言之 , 今日主动与谢拾打招呼的翰林官相较于他初入翰林院之日 , 数目几乎翻了一倍不止 。

此前他虽顶着 「 六元及第 “ 的光环 , 可说到底也只是运气更好 , 一路走来举业更顺遂 。 同为状元者 , 自认未必就比他差 。

翰林院中最不缺的就是状元 , 除三鼎甲之外 , 能通过馆选成为翰林的亦是粹英 。 其中真正熬出头 , 由翰林而入内闻的能有多少 ? 又有多少人至今还在翰林院中苦等 ?

故而谢拾的光环在翰林院之外或许十分闪亮 , 在翰林院之内也不过如此而已 。

对某些同样少年得志 、 一度风光无限的翰林官而言 , 谢拾走的不过是他们走过的老路 。 年纪稍长的翰林官看他 , 只是小辈而已 。

然而万寿宴上谢拾一鸣惊人 , 天子对他的赞赏不加掩饰 。 许多人不由意识到 ,

纵然同为状元郎 , 人与人依旧有所不同 。 或许谢拾将要走的并非翰林官们赵过的旧路

谢拾顿时成了翰林院中的红人 。

这一切 , 谢拾皆视之如常 。

他的态度与从前一般无二 , 每天认认真真编书 、 修史 , 遥上不解之处便向前辈们请教 , 偶尔约上严元浩 、 于方远等关系好的熟人一道聚餐 。 并不曾因得了天子赞许就翘起尾巴 , 一如既往谦府 、 沉稳 、 好学 。

这般表现自然被翰林院上下看在眼中 。 从上官 、 同僚到下属 , 都不禁高看他一眼 , 同一个念头在众人心中不约而同地加重 :

不骄不矜 ,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

不过万事万物皆有两面 , 与他交好之人多了起来 , 嫉妒诉毁他的人也多了起来 。 只是前者光明正大 , 后者在暗中见不得光 。

不知什么时候 , 暗地里就刮起了一阵 “ 歪风 “ 一一当初殿试时谢拾本是二甲第 =

十名 , 只是后来为了凑 「 六元及第 “ 的彩头 , 才被天子单独拎出来点为状元 。 为此 , 甚至不惜在排名前先一步揭开糊名 …... 这一故事很快传得沸沸扬扬 。 无人质疑天子 , 受到质疑的就成了谢拾 。 许多人明面上不说什么 , 暗地里却指指点点 。

尽管真正的聪明人都明白 , 凭谢拾在会试中独占鳌头的表现 , 其才华非一般人可比 , 殿试之所以掉到二甲又能被天子点为状元 , 很大的可能是其文章剑走偏锋 , 为阅卷阁考不喜 , 而又为天子所喜 。 如此说来 , 他这个状元郎的名头没有丝毫水分 。

但从二甲第三十名跳到状元的差距 , 被有心之人拿出来说嘴 , 也实在很难辩驳 。

毕竟自证清白本就是陷阱 。

一 … 谢知归才华横滥 , 天下皆知 。 可他殿试失误 , 一度落入二甲也是事实 。 状元功名不凭殿试成绩考取 , 岂能让人信服 ? 凭什么 ? 就凭他谢知归名声更响吗 ?“

“ 说不得是此吾等更会逢迎媚上吱 !“

这一日 , 与谢拾有约的严元浩结束庶常馆的学习 , 正打算离开 , 转过一个抹角 , 便听见几位庶吉士凑在一起嘀喀咕咕 , 有人或是情绪激动 , 声音一高便落入他耳中 。

严元浩当下不悦地皱起眉 。

“...... 广常馆为国储才 , 何时竟是成了鸭舍 ?“ 他走过去 , 啧啧摇头 , 毫不客 <

地讽刺道 ,“ 群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