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建议(1 / 3)

第 192 章 “ 建议

“ 互市之事 , 我以为可行 。 “ 谢拾开口先定基调 , 表示并不抵触与北虔互市 , 须知有些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便反对与之和谈 ,“...... 操作得宜 , 于大齐未必没有好处 。 一旦将来对付虏贼 , 或许有所助益 。“

“ 倘若可以 , 甚至不必局限于南燕王庭 , 北虏诸部 , 大齐皆可与之互通有无 …...“

这个提议令李岱眼前一亮 。

互市已开 , 终归是要与北虔互通有无 , 至于是一方王庭还是数方王庭又有何差别 ?

商贾之事非他所长 , 但身为一个聪明人 , 李岱一眼就能看出只与南燕王庭一方交易的弊端 , 以及同时与诸部互市的好处 。

其他且不说 , 北虏诸部本就不和 , 一旦诸部形成竞争关系 , 南燕王庭不肯拿出血统优良的战马 , 东燕 、 西燕呢 ? 南燕王庭的货物品质不够优秀 , 东燕 、 西燕呢 ? 大齐有了货比三家 , 精挑细选 “ 的权利 , 自然而然就会促进北房诸部的疯狂内卷 。

至于虏贼联手压价 , 针对大齐 ? 几方王庭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 很难说是否能心平气和坐下来共同进退 , 就算他们能做到如此 , 大齐难道不能在其中搅一搅浑水吗 ?

李岱暗自点头之际 , 谢拾已经细细说起自己如此提议的目的所在一一

能让大齐在互市中获得更优质的货物 , 获取更多利益只是小小的一方面好处 。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将北虏诸部一起拉进大齐建立的经济体系 , 如此才更方便拿捏他们 。

当下草原上的蛮夷或许军事实力极强 , 但经济方面却可以说是相当原始 , 但连单独的货币都没有 , 总体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 。 想从经济领域制裁他们都无从下手 。

换而言之 , 菜鸡玩不了高端局 !

故而大齐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市场 , 一步一步让他们在经济上对大齐造成依赖 。

而一个市场完全依赖别国的国家 , 一旦别国对其施以打击制裁 , 其后果实在难以估量

李岱隐约听明白了其中关窍 , 又感觉眼前还蒙着一层迷雾 , 他丝毫没有阁考与

座师的架子 , 不耻下问 :“ 知归此言何解 7“

谢拾沉吟了一会儿 。

实话说 , 他也不是什么经济天才 , 只是看过太多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书 , 纵然其中过于深奥的他未必懂 , 却能自称略通皮毛 。

他想了想 , 简单编了一个故事 :“ 设若有甲乙两国 。 甲国长期向乙国收购某一花卉 , 据说其粉未乃是某一味奇药的配方之一 , 只有乙国的水土利于种植此花 。“

“ 此花价比米粮贵数倍 , 其中珍惜者贵比金银 。 乙国之商贾见其中有利可图 , 大肆收购此花与甲国通商 。 久而久之 , 乙国之民发现 , 种植谷物不如种植此花售于商贾 , 再用银钱购买谷物 , 或是只保留少量土地种植谷物 , 将大量土地都用于种植甲国所需之花卉 …... 某一日 , 甲国突然宣布不再收购此花 , 乙国境内大量花卉无人要 , 昔日贵比金银 , 转眼贱如尘土 , 试问遍植此花的乙国之民又该何去何从 ?“

这个故事只是谢拾转念之间编出 , 逻辑上或许有不少漏洞 , 现实中纵然发生类似的事情也不可能如此简单粗暴 。 但这些不重要 , 重要的是李岱听懂了他表达的意思

只是在脑海中稍稍想一愚故事最后的画面 , 就令他深深吸了一口凉气 :“ 家资深厚或是投入不高者或许还有生路可走 , 家底浅蕹的百姓定然倾家荡产绝无活路 …... 若是一发不可收拾 , 此国国中必乱伟 “

一一此时 , 还有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 对外发动战争 , 警如 , 讨伐出尔反尔的甲国 。 只要获胜 , 自然能将失去的一切夺回来 。

此念一起 , 李岱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谢拾殿试所作的那篇平虔之策 , 他曾在策论中简单言明 , 针对北虔 ,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的手段都是次要的 , 军力强大才是根本 。 否则的话 , 北虏完全可以暴力破局 。

此时两相照应 , 实在是很有道理 。

俏若军力过于落后 , 即便真有类似手段 , 欺负虏贼不够聪明 , 将其纳入大齐所建立的秩序之下拿挽 , 对方只怕当场揩桌子不玩了 , 然后直接长驱直入 , 铁骑叩边 !

虽则如此 , 谢拾的话点醒了李岱 , 让他对于互市之事有了新的思路 : 本以为只是简单的交易 , 做得好完全可以让大齐受益 。

见李岱并非思想保守之辈 , 反而相当开明 , 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议 , 谢拾受到鼓舞 , 有什么说什么 , 更加积极献言献策 。

他紧接着提到的是货币 。

一一先定一个小目标 , 让大齐的货币在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