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第 37 章(1 / 16)

康熙捂着自己的心口, 艰难的呼吸着。

没关系,他虽然有两个笨孩子,但是剩下的几个孩子都是聪明的。

想想老大, 想想太子,想想老三老四。

康熙深呼吸几下才把自己心中浓重的想要打孩子的欲望给压下去。

胤祚和胤祺一无所知,还以为是屋子里太闷了, 于是十分贴心的让哈哈珠子把窗户打开。

“......你们两个还是消停会吧。”胤禔是真的怕他们把皇阿玛气晕过去了, 连忙把人拦住。

康熙也不想再试图点醒自己的儿子了:“......再过半月,便要去巡幸蒙古。”

见到面前几个唰的一下眼睛就亮起来的儿子们, 康熙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刚才还烦闷的心情也松快上了不少:“可别以为什么都不干就能随朕一同出行。”

胤祚是最压不住性子的:“那要怎么样才能去蒙古?”

大阿哥没开口,因为他猜也猜到皇阿玛会说什么。

总归就是课业规矩之类的。

而此时胤禛也从外面进来了, 他刚才陪着太子聊了会天,所以才会较众人晚些。

见到一室的人,他有些微愣,但还是下意识的行了礼后才起身走过来。

康熙很满意, 毕竟在胤祚和胤祺的对比之下,无论哪个儿子都显得聪慧又乖巧,更不会说出‘喜怒不定’的话,但是现如今他却又觉得老四小小年纪就太过老成。

这样也没个孩子样。

只能说康熙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人。

梁九功低眉顺眼的站在一旁,突然感觉手中的拂尘传来了拉力。

他悄悄抬头一看, 就发现六阿哥在朝他招手。

“梁公公。”胤祚说的很小声,“皇阿玛今天看起来怎么心情不好。”

是不是和哪位大臣吵架了啊。

梁九功陪着笑的很是谄媚:“这, 奴才也不清楚。”

惹皇上生气的, 不就是您吗?

但这话他是万万不敢和宫中的小霸王说的。

要知道,皇上一向重视皇子们的课业,甚至因为现在国家安定, 准备把他们都多留两年再放出宫办差。

府邸更是无从着落。

只有面前的六阿哥,皇上早就想好要给他宅子的位置——那离紫禁城叫个近啊。

这是生怕孩子离的远了受欺负,也怕六阿哥日后不常回来。

一片慈父之心真是天地可昭。

就是不知道旁的几位阿哥要是知道了会有什么想法。

胤祚不知道,还以为梁九功是真的不知道,于是一边嘟囔着真是稀奇,梁公公一直跟在皇阿玛身边竟然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一边看向了五阿哥:“果然还是五哥把皇阿玛气到了吧。”

“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康熙听到了他的小声嘀咕,冷哼一声,压低声音威胁道,“若是下次检查课业时,回答的还是那么磕磕绊绊,朕就把你一人留在宫中。”

虽然他知道他说的是假话,但这些人可不会怀疑他说的是假话——小六想出去玩心都想野了,更不会在最后的关头因为课业不过关而失去外出的机会。

果不其然,面前的男孩脸立刻就皱了起来:“诶?!皇阿玛怎么不说五哥?”

他和五哥的课业差劲程度明明不相上下啊,说他磕磕巴巴......五哥才更加磕磕绊绊吧。

胤祺立刻惊恐的望向康熙,果不其然,下一秒耳边就听见皇阿玛随意的声音:“老五也是。”

不是!小六!你拖他下水干嘛?!

这损人不利己的话你竟然也能说得出来?!

但胤祺只敢在心中怒吼,面对皇阿玛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儿臣知晓了。”

胤祚却仍不满意:“要适当带孩子出去开拓视野,我们才能增长见识,比一直憋在房子里读书好多了。”

停顿一下又接着开口:“别人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臣这万卷书读了,总得走走这万里路吧。”

康熙稀奇:“不错,还会引经据典了。”

胤祚气结:“儿臣和你说正事呢。”

怎么老转移话题啊。

“正事?正事就是你读的书远远没到万卷。”康熙抖了抖自己手上刚从胤祚桌子上拿起来的课本,“前些日子便在读《大学》,现在还在读《大学》。”

一看就在故意拖进度。

没想到会被看破的胤祚:“......儿臣身体弱,太医说了,不可多思。”

听见没,听见没。

他不是不想学,他是学多了会晕。

他天分就到这了。

康熙又冷哼一声,不屑道:“你以为要不是你那些个破毛病,朕能容忍你到现在?”

老五虽也愚笨,但他不敢太过偷奸耍滑,也就这小子天天糊弄他。

真当他看不出来呢。

说到底还是康熙心软了,毕竟他已经有儿子继承家业,也有几个聪明能干的儿子可以辅佐太子,便不舍得对胤祚多加苛待,刻苦学习中的‘刻苦’二字便多了些水分。

总归是知晓些道理,读些知识,识些字罢了。

但他也知道小六的性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