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第 44 章(1 / 9)

康熙知道太子没有说实话, 但他也懒得戳穿他。

那两个孩子想搞海船就搞吧,就当是增长见识了,还挺能耐的,也没想着问他要钱。

“他们派人出海可以, 但别让我知道他们有一丝想要自己出海的念头。”康熙不忘警告道, 但想了想后却又说道, “不用告诉他们朕知道了这件事。”

他很久没有骂孩子了, 还真有点期待。

胤礽感觉自己的笑容都带了两分苦涩的味道。

老四和小六让他瞒着, 结果他被皇阿玛戳破之后,皇阿玛也让他瞒着。

可能这就是身为兄长所要承担的吧, 本说长兄如父,可大哥在很多事情上都太过不靠谱,也并不那么让人信任。

“儿臣知道了。”

胤礽答应下来之后并没有直接离开, 而是留在乾清宫, 陪康熙一起处理奏折,只不过他分到的都是一些不急着处理的日常奏折。

太子从上一年开始就已经在逐渐接触政务了。

康熙看着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一个儿子, 眼神中不自觉的带了一丝欣慰, 就像是一位农民在春天种下种子,而如今就是已经结出麦穗,快要长成的时候。

从古至今,也并未有多少太子能如同他的保成这般优秀,更不要说和兄弟之间如此和睦。

康熙自认为自己和几位兄弟的关系也是如此融洽,更认为胤礽能和兄弟相处的这么和睦, 也有他的几分功劳在里面。

胤礽不知道他皇阿玛的想法,正坐在玻璃窗下,认认真真的看着手中的奏折。

阳光打进来,照到他身上穿着的暖青色锦服上, 晕出一片青蒙蒙的光。

指节修长,肤色细腻,可却又因为勤于练武,而在指节处有着茧子。

康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觉得有两分心酸。

“保成啊。”其实也还十分年轻的帝王轻轻叹了一声,见自己的儿子将视线投在了他的身上之后才缓缓开口,“没什么……朕就是突然意识到,你竟然也长这么大了。”

已经是个可以让弟弟们信任的将秘密告诉他的兄长了。

也可以帮他分摊一些政务,无论在谁的面前,也都不会让他丢了面子。

他还记得胤礽小时候的模样,文文静静的,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便不会轻易的插入别人的对话,而是耐心的听着,再在自己心中慢慢的总结。

“朕也还记得,你的手上磨出第一颗茧子的时候。”

胤礽手上的第一颗茧子并不是练武练出来的,而是练字练出来的。

写毛笔字的时候,小手指的侧面总是要抵住桌子,长久以来便会在那里形成一颗茧子。

康熙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心疼不已,命人找了最好的方子来消除那个大包,可没有茧子是不可能的,而这双手之后也夹了越来越多的折痕和硬度,最终变得和他越来越接近。

胤礽也还记得这件事:“儿臣不怕辛苦,儿臣只怕担不起肩上的责任。”

这是当时的他说的话,也是现在的他想说的话。

苦,若天下人都能只吃读书的苦,那才是天下大同。

他这种苦拿出去不知道要被多少人羡慕,多少寒门学子每天风餐露宿,就只为了有一个高中的机会。

而他身为太子,只有更努力才能让更多人拥有读书的机会。

胤礽被儒家思想所感染,他的心中有着仁的观念,他想要在之后开办学院,也认为只有朝堂安定了,才能反过来哺育教育,而读书的人越多,就越能找到愿意为百姓付出而又有才干的人。

“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朝廷外忧内患。”

他作为一个皇帝,其实手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权利。

胤礽不知道康熙为何突然开始追忆往事,但还是将手中的折子放下,静静的听着皇阿玛的话语。

“当时朕的心中就有一个念头,朕不想让自己以后的孩子也没有话语权。”

甚至在上朝时,他的心中比起骄傲,更多的是羞耻。

因为若是有那个人反驳他的话语,他甚至连否定的态度都不能出现。

所以他便咬着牙潜伏了下来。

他一遍遍的读着书籍上的内容,不断的填充自己,也每日坚持练武,在暗中观察大臣,慢慢的将权力收拢到自己的手上。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破土而出的前景,差的只是一个时机。

没人能体会他当时的心酸与激动,即使是太皇太后都不能。

夜夜的寒凉是他自己一人撑过来的,烈日下的汗水也是他自己擦拭掉的。

他也像太子这般要强,他也如同现在的太子这般相信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

甚至可以说,康熙甚至在看到自己宠爱的孩子们用着自己赏赐的东西时,心中会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

所以在往年的账单上,毓庆宫的开销甚至和他差不多,还是胤礽长大后发现了这一点,自己减少了开支之后才控制住。

“朕相信你能够比朕做得更好。”

因为胤礽自己有天分,有名师教导,有他在前面领着路,还将会有他留下来的安稳朝堂。

康熙其实不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