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七零妇产圣手> 深入虎穴的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深入虎穴的人(2 / 4)

“主动申请下乡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不好吗?”田雨挺起胸膛,为萍水相逢的女同胞背书,“我们都是一颗红心为人民服务。”

旁边胡杨也动了恻隐之心。

现在只有红五类子女才有继续求学的机会,厂里头招工也不会轮到她的。自己想下乡挣口饭吃,也不是什么错误。

胡杨帮着女同胞说话:“我们多个人就多一份建设的力量。”

公社干部心里道,也多了张吃饭的嘴。

不过他现在没心思计较,把人安稳送到地方再说。

暴雨虽然小了,但河水仍旧湍急,就连运客的大船都翻了,其他小船更加不敢下水去。

公社干部在前头领路,其他人跟着走。

余秋迷迷糊糊被几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夹着走,几次想停下摸清楚眼下的状况,都被人连拖带拽着走。

这些友善的小姑娘以为她是泡了水没力气走不动,全都鼓励她:“到了老乡家再歇吧,现在停下就再也走不了咯。”

余秋叫这群比科里实习同学还小的孩子裹挟着,走过长长的岸堤又越过狭窄的山道,最后抵达个叫杨树湾的村子,哦不,现在的说法叫大队的时候,她整个人都软成面条了。

她年轻的同伴们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革命热情虽然没有被风雨浇灭,但狂风暴雨也将革命人们吹得容色惨淡。

公社颇为看重这次知青下乡行动,原本还在大会堂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奈何天公不作美,洪水翻船,能把大家安稳带到地方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连着河两岸的石桥被冲垮了,众人暂且进村里的知青点休息。

杨树湾的知青点是连着的两间旧屋,以前是大队的就仓库,为了安置他们这些知青,临时空出来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霉味。

可惜外头雨又下大了,大家连开窗换气都不敢。

领他们进门的小姑娘点了煤油灯,照亮了大约有二十个平方的屋子。虽然是泥砖房,但里头木床、书桌、锅灶、橱柜都不缺,甚至连水缸中都是满满的清水。

小姑娘抿着嘴巴,看上去颇为腼腆羞涩,说话声音也不大:“这是今儿东胜哥哥才挑的水,能用。”

田雨赶紧道谢,从自己的挎包里头摸出几颗水果糖塞给她。

那姑娘连连摆手,小辫子一甩,就往屋外去了。

田雨招呼呆坐着面无表情的余秋:“赶紧的,烧水洗澡睡觉。”

她们是下了船才翻船的,不像余秋,直接泡在水里头,跟只落汤鸡没两样。

余秋被她推了一把才回过神来,胡乱噢噢了两声,站起身往灶下走。

她花了一路的功夫,终于勉强理清楚一件事,她应该是穿越了。

恶搞真人秀要讲究成本,她这种素人应该入不了综艺节目的眼。况且天都黑成这样了,摄像机还能拍到什么?

虽然现在广电总局不让穿越,但压不住虫洞理论提出过宇宙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啊。

余秋下意识地想捂脸,麻蛋,穿越个屁,她一点儿也不想穿越。

她十五岁上大学,本博连读八年,留院工作三年,好不容易今年升了主治买了房,明天就要去生殖中心坐门诊,再也不用上夜班。

人生从未如此巅峰过,特么的一朝回到解放前!

田雨指挥大家往地上铺稻草,将被褥全铺展开打地铺,这么多人自然不会都在杨树湾插队,所以大队给女知青点留的两张床根本不够睡。

先将就着对付过一晚再说。

她抬头看余秋在发呆,忍不住催促:“你别愣着啊,这么多人要洗漱呢。”

余秋“噢”了一句,赶紧往灶膛里头塞稻草。

她小时候家里头倒是烧过煤炉,因为煤球比液化石油气便宜。

然而烧煤炉跟烧灶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怜她连着划了三根火柴,都没点燃稻草。

田雨凑过来摸了把稻草,微微皱眉:“太潮了。”

她折回头去翻自己的背包,撕了两张纸过来点燃。

房门从外头被人拍响,有嘶哑的男声扯着嗓子喊:“胡奶奶,您老赶紧救命,我家桂枝生不下来了。”

余秋抓在手里的纸掉到了灶台上,橙红的火苗照亮了她绝望的脸。

为什么她穿越了也逃不过难产啊。

一来夏天热,干活的人水分电解质能量消耗大,容易饿。二来夏天黑的迟,农民又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动规律,等不到吃晚饭就饿了。

余秋哪里肯吃这顿下点心,鸡蛋留着给产妇跟孩子补充营养才是真的。

给余秋当过向导的小男孩大宝从屋里探出脑袋来,旁边跟着个走路还不太稳当的小小孩,焦急地踮着脚喊:“柿子。”

郑老太给大宝的西红柿,小男孩没舍得吃,而是带回家跟弟弟一块儿分享。

小弟弟馋西红柿,咬到了又猛的眯起眼睛,被酸的吃不消。他皱眉眯眼,笑模样就是个行走的表情包,有趣极了。

大宝见到余秋,眼睛亮晶晶的,很有好奇心地跑过来扬起头,满怀期待:“婶婶生的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啊?”

余秋摸了摸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