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都市言情>穿成苏培盛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规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四章 规制(1 / 3)

康熙五十年

二月初九, 通州府衙

“苏公公?”

苏伟刚打茅房出来, 眼前就横插出一人来。

这人不是旁人, 就是昨晚扰人清梦之一的李彰善。

苏伟回头看了看茅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 总觉得有点别扭。

“你, 认识咱家?”

“唉哟, 苏公公的大名满京城谁不知道啊?”

李彰善笑的一脸谄媚, “小人也常往京里去,听过苏公公的不少事迹呢。”

苏伟对这一套溜须拍马的功夫早就免疫了,虚虚地应了一声, 就往前院走。

“苏公公, 您这是要出去啊?”李彰善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

“是啊,王爷今天忙着查账, 跟前不用人伺候,咱家就打算去出去走走。”

“那正好啊, ”李彰善双眼一亮,“要说这通州城,没人比小人更熟悉了。今天就让小人做个东,带苏公公在这城里好好逛逛?”

苏伟转头看向李彰善,李彰善立马一脸的殷切挚诚……

…… ……

城北码头

“师傅, 这小鱼干怎么卖?”

“半斤二十个铜板, 都是新鲜的河鱼晒的,好吃着呢。”

“给我来两斤!”

“好嘞。”

苏公公开心地接过包好的鱼干,巴彦在后面递了一串铜板过去。

李彰善在旁边干干地陪着笑, 他荷包里装的都是真金白银,今天连银票都带了不少,还真就没带铜板。

这位传闻中的苏大公公,在通州城里已经逛了一上午了。买了四个烤红薯,两包大顺斋的糖火烧,三小罐酱豆腐,一包西洋糖块儿,在路边吃了七八串烤鱼,再加上刚才的小鱼干,统共连五两银子都没花上。

李彰善是揣了几千两银子在身上的,可惜愣是没找到用武之地。

“誒?”

前面还在四处乱走的苏大公公突然停了下来,站在一艘正在卸货的商船前头,盯着两块儿五颜六色的玻璃看。

“有门儿!”

李彰善认识那五颜六色的玻璃,都是徽商运来的洋玩意儿,据说那些长得怪模怪样的洋人喜欢用这种玻璃做窗户。

“苏公公,您看上了?”

苏伟被突然窜上来的李彰善吓了一跳,又回头看了看码头上停着的,商号颇眼熟的船。

“啊,挺好看的……”

“掌柜的——船上的人呢?”

李彰善立马开足了马力,冲着船里一通喊叫,“赶紧出来,有生意了!”

“什么生意?京里这时候就来接货了?”

船里走出来的人,一派沉稳的徽商派头,但在看到码头上的人时,突然一愣,“诶,苏——”

“快过来!把这两块儿洋玩意儿给我包起来!一会儿给我送到通州府衙去!”

李彰善一连气儿地道,生怕身边这位祖宗突然改主意了。

吴雪松在船上站了一会儿,有点呆愣愣地走了下来,“财东,这位是您的朋友?”

“财东……”

李彰善一时没能理解,有些惶惑地看向身旁的人。

苏大公公眨了眨眼睛,“这位是通州坐粮厅的官员,今天陪我出来逛逛的。他既然喜欢这两块儿玻璃,你就卖给他吧,给打个九六折,也算替我谢谢他今天的招待了。”

“啊?”

李彰善突然觉得不大对劲儿,“不是,苏公公,这是我——”

“这位大人,一共二百两。”

吴雪松笑呵呵地隔在了两人中间,“既然我们财东给您打了折,小的再给您抹个零头,就算一百九十两。您看您是现银,还是汇票?”

两块儿玻璃卖了二百两,不愧是徽商!

苏大财东暗暗给吴雪松比了个大拇指,然后带着一众偷偷憋笑的侍卫,继续往前走了。

涌动的人群里,几个停在小吃摊前的人影,收敛了看向码头的视线,默默地汇进了人流。

片刻后,就消失无踪了。

傍晚,通州府衙

逛了一整天的苏大公公,终于收拢了通州所有的小吃和特产,然后大包小裹地回了府衙。

看账看了一天的雍亲王,正在书桌后,仰着头,敲着眉心。

“还知道回来?怎么不干脆住在外头了?”

“嘻嘻……”苏伟傻笑,贿赂给雍亲王一包小鱼干。

“我是考察场地,通州水运发达,我也想在这里开家分号。”

“又是赚钱赚钱,你那脑子里除了银子,估计也剩不下什么了。”雍亲王气哼哼地嚼着小鱼干。

“人家赚的都是正经八百的银子,又不是贪污来的。”

苏伟趴到书桌上,给四阿哥倒了杯茶,“那个李彰善今天可跟了我一天呢,我要是手软一点,这千八百两银子轻轻松松就进荷包了。”

“他们倒是聪明,”四阿哥冷笑一声,“阿齐鼐一边认罪,一边想尽办法在本王这里讨好。他刚上任时给皇阿玛上的折子,如今倒成了他的免死金牌了。皇阿玛宽以待下,如今这个局面,真是让人头疼的很啊。”

“你不是跟弘昇说过,咱们是来勘察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