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第 86 章 086(一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6 章 086(一更)(2 / 4)

在的眼神还有点不好使,就当他瞎吧!

要知道,他近日的恢复还算不错的,前几日还在与朝臣商议,等在洛阳度过这段苦夏时日,他便能够回到长安去了。

武媚娘侧过头来,带着几分打趣的语气问道:“可您说说看,这算不算是被您怂恿出来的吧。”

“您知道吗?之前因为刘仁轨被指派去征兵离开洛阳的缘故,我向您给阿菟求了个恩典,让她能在弘文馆中听课。结果她可倒好,自弘化携圣旨回返吐谷浑后的两个多月里,课恐怕是没怎么听的,光顾着在那里找书看了。”

李治疑惑,“看书不是好事吗?”

武媚娘忍笑,“那也得看看她看的是什么书吧。她从弘文馆中翻

出了一本书,叫做《六军镜》。”

李治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头疼。

六军镜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文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但带了个“军”字,总还是和行军打仗有关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相关。

因为这是十二年前过世的唐初名将李靖写下的一本兵书。

更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时,比阿菟大上一岁多的太子也同样展现出了其聪明才智,在东宫佐官的协助下,收集古今文集,修编《瑶山玉彩》一书。

他都不知道是应该感慨女儿的孝心可嘉,还是应该感慨,她竟是真同太子完全形成了一文一武的对照组,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做出点其他的应对。

却又已听武媚娘说道:“其实方今这样也挺好的,阿菟是陛下的女儿,合该有此资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陛下不也喜欢看到她那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吗?”

“何况打从她多在人前露面以来,每次都是在为陛下分忧的。”

洛水修桥,促成了玄奘法师提出管教考核僧侣的建议,让李治在抬举佛教的同时予以打压,有了配套的手段。

她往蜀中去寻孙思邈,既让李旭轮的出生可无后顾之忧,又让这进而成立的东都尚药局为李治的头风病服务。

她将一批西域商人请到洛阳来,既是为了帮母亲一起发展洛阳,又何尝不是在为彼时的献俘大会服务。

要不是此事不适合告知于李治,武媚娘甚至还能说,那改元的吉兆还是出自女儿之手呢。

李治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可再一品味,“媚娘,你这可不只是在说不必拘着阿菟的行动,总归是我教唆的,也是在劝我别因为女儿行动迥异于旁人,便不喜欢她了吧。”

武媚娘但笑不语。

她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这种话就不用揭穿了。

反正她说的都只是事实而已。

李清月也正如武媚娘所说的那样,在练习完了今天的射箭之后收拾好了东西,继续回到了弘文馆中的书局,翻阅那本没看完的军事著作。

只是今日的情况,比起之前的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她坐在书架的下头,因怎么说还是个小孩子的缘故,若不走到她这一格来,几乎瞧不见这里还有个人。

以至于当两道脚步声由远及近经过的时候,这两道声音的主人就没发现她的存在,而是顾自交谈。

两人一开口,李清月便发现,那还是两个熟人呢。

洛水造桥那会儿的熟人。

一个是清河崔氏的崔元综,一个是河东裴氏的裴炎。

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后脚的功夫入学的弘文馆,加上在那造桥立碑之事上想要为家族争个先后,明明跟其他同僚相处的都不差,就是跟对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但要李清月看来,这两人估计也是觉得其他人不够资格跟他们争。

所谓世家天才的高傲,莫过于如此了。

之前有一次见到这两人,就听他们在争论关于科

举的事情,这才有了她跟母亲提及“进士及第”,而后有了那一番探讨科举如何改进的交谈。

这一次的话题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在说,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将军。

李清月顿时就竖起了耳朵。

崔元综的同宗崔知温,正在和刘仁轨一道募兵。六月之末,他们就要动身渡海,从百济一路支援唐军攻伐高丽。

裴炎的同宗,自然是同样出自河东裴氏的裴行俭了。此时的圣旨早已抵达西州,以李清月估计的话,他人应该已经在吐谷浑了。

这就给了这两人争论的话题。

别看裴炎其实对于先他一步踏入仕途的裴行俭有些妒忌,但在外人面前,河东裴氏各房都是一个整体,不必分出个内外亲疏。

裴行俭得到的这份委任,在他看来,也算是给家族增光添彩。

正因为如此,当崔元综这家伙用严肃古板的面色,说出那等刻薄的话来后,裴炎毫不犹豫地还击了回去。

“你说这是陛下对他当年的不敬再施一道惩戒,可要我说,这分明是要给他以历练打磨的机会。”

“几乎手中没有折冲府兵的情况下打磨长进?”崔元综冷笑了一声,“就算真要说什么栽培将领,也得是那等有兵有将的实地硬战吧。不过是让他去试一试而已。”

哪是正儿八经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