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第 143 章 143(一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3 章 143(一更)(2 / 3)

司商讨如何将此事的影响再降低些。

这让本就身体不适的陛下越发没了心情管皇后这头。

他所做的,只是在皇后告知筹办事宜已尽数达成后,先后颁布了两条圣旨,其余的事情便交给皇后来推动了。

------

龙朔二年的四月尾声,两道圣旨砸在了本已平静下来的长安城中。

一条是面向天下人的,一条则是面向朝堂官员的。

这两条圣旨的内容并不相同。

前者中写道:现在民间经常有父母刚刚亡故就直接继续嫁娶之事的行为,时间久了就大家都觉得习以为常了。还有些送葬的仪式上,比起悲痛,更多的还是一并欢饮,个个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去,根本不像是个葬礼。寒

食节也是如此,寒食扫墓原本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却只见到众人对坐举办欢庆之事,一点为先祖悲伤的样子都看不出来。

这种种言行根本不该当在大唐这个礼仪之邦出现,有损唐人风气,应当予以禁止。②

这一段话,乍看起来和僧侣没什么关系,因为这诉求端正的其实是世俗的风气,是在向民间重申孝道。

但仔细看去,又分明是对随后之事的铺垫。

若是百姓该当尽孝,也是世俗伦常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僧侣是不是也该当遵守呢?

若是僧侣也需要遵守的话,在天子大过父母的君臣之义面前,叩拜天子好像也是一条应该被推行到僧侣之中的法令。

但圣旨下达得相当体面,只提到了对民间风气的规范,并未强行让僧侣改变自己的做事之法,而是以随后面向朝堂官员的千人集议诏令,隐约透露出了天子的意图。

【君亲之义,在三之训为重;爱敬之道,凡百之行攸先。】

【朕禀天经以扬孝,资地义而宣礼。】③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由,出于宣扬孝道和礼法的需求,希望能够变更习俗,让道士、僧尼都对陛下、皇后、皇太子以及道僧各自的父母叩拜。

但陛下也担心此举是破坏了惯例以来的规矩,故而将其交托给有司商榷研讨,以朝臣集议的方式举办。

这一次朝臣集议,甚至并不仅仅是让当朝官员参与。

除却关中的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就连周边郡县长官也被一并邀请到来,与会之人竟是涵盖了能在五月十五之前准时赶到的所有入流官员。

足足有千人之数!

可很显然,对于多年间得到优厚且特殊待遇的僧侣来说,哪怕此事也仅仅是要以集议的形式举办商讨,也等同于是天子又要对僧人的特权进行限制。

是对他们的打压。

一时之间僧侣之中炸开了锅。

“陛下下达这样的诏令,甚至不打算让身在洛阳翻译经文的玄奘法师还朝一并参与商讨,明摆着是打算如同当年的跳过道僧格一般,继续遏制我佛宗发展!我等绝不能对此坐视不管!”

道琛抬了抬眼皮,发觉说话之人乃是大慈恩寺的沙门灵会。

听说自从玄奘法师移居洛阳后,大慈恩寺基本就由他来主持。

比起窥基这些沉浸于佛道经义,跟随玄奘法师进学之人,灵会显然要对提升佛宗在大唐的地位更感兴趣,这才在那份下令百官集议的圣旨到来之时,快速召集起了一批卓有名望的僧人。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他这个刚刚当上西明寺住持的百济高僧。

还有大庄严寺的威秀、弘福寺会隐等人,也都在席间。

灵会随后的一番慷慨陈词,更是让在场的三百多名僧人仿佛已见到了李唐尊道灭佛的未来,各自群情激愤地想要合力上书,参与到这次集议之中,利用佛门舆论将这条诏令给逼退回去。

道琛想了想在他前来此地之前皇后

对他做出的叮嘱,在众人稍稍平息情绪的空当中忽然开口:“诸位,可否听我一言啊。”

他的大唐官话说得不差,只是还有些境外口音,也让这些人当即意识到了他的身份,在朝着他看来之时的目光难免有些微妙。

西明寺住持选拔,他们没败给相熟的同僚,反而败在了这个外来者的手中,总还是让人有些不甘心的。

何况道琛能够上位,与大唐对百济的安抚不无关系,明显是有陛下授意的意思。

以至于道琛这一开头,灵会法师都有些神情僵硬。

要不是因为道琛地位不低,他是当真不想邀请对方前来与会,生怕他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哪知道,道琛却是问出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倘若举办此事之人说,此事乃是陛下诏令俗官详谈商议,并未涉及我等,等到商谈结束再让我等发表言论,该当如何?”

这些僧人已抱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此事,便只觉陛下召集百官议会或许也只是走个过场,若是他们缺席于此事,纵然各自都有些交好的朝臣,在集议结果已下的情况下,他们恐怕没法反击了。

那么只许俗官参与的与会限制,对他们来说确实要命。

道琛环顾了一周,说道:“我等意图参会之事,还是由我来提吧。”

他虽然没将理由说出,但在场众人里大多都是佛教高层,怎么会听不出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