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 36 章 明末农民起义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6 章 明末农民起义13(1 / 4)

[当然,明朝自己也知道自己到处撒币像个大冤种这事儿,但是对于大明君臣来说,花钱买藩属国的忠心和天.朝上国的体面还是挺划算的。

于是他们就把这种名义上回赐,实际上是扶贫这种行为,当做一种恩典施舍下去。

因此,这种跟日本和谈,他们依旧保持了这种心态。这个条件,都透露出一个意思——

这回知道你爹我的强大,才知道害怕了吧?

收你当狗是你的荣幸懂么?

但是因为你犯错在先,要受到惩罚,所以爸爸不能给你扶贫基金,以后你好好表现,爸爸高兴了还是可以给的。]

[其实这也不能怨大明。

嘉靖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为了让明廷开通边境马市贸易以及允许自己去朝贡,一度寇边入关,甚至打到了北京城下,逼的嘉靖不得不接受。

所以,万历君臣以经验而论,觉得日本的心理可能也差不多。

只不过日本输了,所以大明的惩罚就是:扶贫基金没你的份。]

[而日本这边呢,和明朝进行沟通的是当初守平壤的小西行长,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李如松那几百门火炮给轰怕了,在给丰臣秀吉的书信里并没有详细写明廷这种上国的心态,只说一切顺利。明廷这边,也就高高兴兴的派出了使者,准备去册封日本。

直到这时候丰臣秀吉才知道明廷的意思。

他气疯了,他觉得本来就是为了挑战大明的霸主地位才发动战争的,需要你给老子册封?

而且日本自有天皇,虽然早就成了吉祥物,是个傀儡,军政都握在幕府将军手里,但明廷似乎对日本的内情不太了解,以致于册封的对象是丰臣秀吉本人--这是拿他当天皇了哈哈。

所以隔了段时间,丰臣秀吉又起大兵,第二次开始发起进攻。]

朱元璋也不太了解日本的情况,因为之前实在是没空关心隔壁岛国,所以他很生气的问:“隔壁怎么还有个天皇?”

皇者,自然是天子。

而他朱元璋既然现在成为了中原之主,那天下只能有他一个天子!

有了解情况的大臣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日本的情况,他勃然大怒:“放肆!不过弹丸一岛国,竟敢如此僭越!”

傅友德立马附和:“陛下说的是,外邦蛮夷耳,怎敢僭越称皇,也不怕遭天谴!臣愿领大军将那什么劳什子天皇抓到承天门外,让陛下审判!”

徐达虽然没有明着拍马屁,但也说道:“陛下,近来东南沿海有些骚乱,皆是倭国浪人武士勾结海盗,上岸进行劫掠,虽影响不大但不得不防。”

朱元璋颔首,前几天看到奏报时他还有些纳闷,现在想来这就是天幕之前讲过的倭乱,几十个倭寇居然敢打他应天府。

宋濂起身反对:“陛下,元世祖时,为了实现天下混元一统,曾两次发兵攻打过日本,均无功而返,甚至遇到怪异的大风,吹翻了上百艘战舰,导致差

点全军覆没。元廷无德,自然不在乎折损多少兵士,但我大明不可如此,还请陛下慎重!”

朱元璋摆摆手,没说话。

文官不愿意打仗他自然知道,自唐末五代武人互相征伐,只知道杀戮,甚至以人肉为军粮,实在让那些读书人害怕,所以从宋朝开始士大夫就不停的打压武人,趋于保守。

但赵宋确实没骨头,天幕也不止一次批评过。

现在他刚定鼎天下,还有许多事想做,可不能听这些文官忽悠。

还是先拿下半岛,然后再考虑抓天皇的事儿……

[这一次虽然又是日本先开始进攻的,但因为明军准备充分,所以日军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战争还是有胜有负,大明这边也不是碾压,援朝的明朝老将邓子龙和韩国天天吹的那个李舜臣,就在露梁海战中阵亡殉国了。

战事又陷入了焦灼。恰好这时候,丰臣秀吉死了。

日本失了主心骨,也无心再战,终于被赶跑了。

大明赢了,但说实话赢的不够体面,不是以前那种让别人跪地求饶的那种赢。

所以也就让周围的那些势力再一次看到了它变得虚弱的事实,而变得更加蠢蠢欲动。]

朱棣叹了一口气:“就像盛唐,在安史之乱后,居然需要回纥来帮助他夺回长安。那时候的大明,怕也是虚弱的很了,只剩副架子还能唬人。”

该怎么规避这些风险呢?难道我大明的国祚注定不能超过盛唐?

[准确的说,这一战没有赢家,而且成了改变东亚格局的导火索。]

[首先是朝鲜。

其实我觉得对朝鲜的影响不算大,因为他们真的太菜了。这场战争固然导致他们国力进一步衰弱,民生更加凋敝,以致于在建奴入侵的时候很快投降,被建奴当初殖民地一样剥削。

可说实话,就他们原来那水平,也打不过建奴啊!不喜欢异族统治者归不喜欢,但明末的建奴是农耕合一,战斗力挺强的。

况且因为半岛的从母法阶级固化,就算农民起义也很快被镇压不成气候,所以这一战之后朝鲜居然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国祚,一直苟到清末。才被变法图强的日本又一次用枪炮轰开大门,沦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