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4 章 汉武帝3(1 / 4)

【上一次的马邑之围,让大汉朝廷,尤其是刘彻这个刚亲政的年轻帝王闹了好大一个没脸。所以他不顾太后的求情,也要逼死王恢,表明自己一定要和匈奴血战到底的决心。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刘彻也重新梳理了一边匈奴作战的特点,然后总结了一下己方在上次马邑之围中表现出来的弱点,痛定思痛,决心这次一定要给匈奴一点教训。

他要让天下知道,他继承的这个汉帝国,可不是个软柿子!】

刘邦听到这句话,也跟着激动起来:“好曾孙,高祖支持你!”

另一时空的刘启也激动起来,也不知道他的宝贝儿子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汉武帝就淡定的多,毕竟这都是发生过的事情,但他高昂的下巴还是隐晦的展示了他的骄矜自豪之情。

桑弘羊便道:“想我煌煌大汉,如何会是什么软柿子!”

刘彻点点头,十分理所当然。

一旁的中书舍人恭维道:“这自然是仰赖与陛下的英明神武,与诸位将军的奋勇杀敌。且看天上的仙子都在讲述陛下的功绩,那陛下将来定能位列仙班。”

这句话可说道刘彻的心坎去了,恨不得他当场就能飞升,好跟仙子见面,再探讨一下大汉的未来。

【一个是军队的配置问题。

马邑之围一下子出动主力加上偏师一共三十多万,听上去是很多,但是军队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一共就那么几万,拉出来吓唬吓唬吴楚之乱那种农民军还行,真和匈奴这种擅长骑射功夫的草原战兵比起来,显然是不够看,打起仗来连匈奴骑兵的尾巴都看不见。】

【另外一个,就是将领的问题。

马邑之围一共三个主帅,李广、公孙贺、韩安国。

韩安国其实是个读书人呐,唯一跟打仗沾边的就是七国之乱的时候,他担任梁国中大夫,然后协助刘武守城。之后被景帝看重信任也是因为他治政能力比较强。他本人是一直主张与匈奴和亲,发展内政的,一个妥妥的鸽派。】

“鸽派?”霍去病不太理解。

毕竟汉朝时还没有和平鸽这种意向,所以他不懂仙子为什么用鸽子来形容韩安国。

刘彻仔细琢磨了一下,笑着给他解惑:“这个简单。想那鸽子胆子小,吃的也素,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躲起来,伺机飞回老巢,端的是……”

刘彻总不好说韩安国是个孬种吧。

霍去病似是听懂了,爽朗一笑:“这是自然,小小的鸽子,如何能跟展翅的雄鹰比呢!”

“好!这个好!”刘彻笑着指他,“听说匈奴那边常训鹰用来打猎,回头朕也训导几只,等这次出征回来就给你打猎玩。”

霍去病刚二十出头,正是少年心性,听得自然心喜,赶忙谢恩。

中书舍人看看乐得合不拢嘴的霍骠骑将军,再看看带着笑意望着他的陛下,心里忍不住想:民间流传那个传言……该不会是真的吧?这么一想……年

龄也对得上。()

中书舍人猛然一激灵,回过神来,赶紧挥走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想看八扇屏风写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第 74 章 汉武帝3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公孙贺算是勋二代,他父亲因为七国之乱的战功被封侯,而他本人也因为平叛时表现良好选为东宫的太子舍人,是景帝留给儿子的家底。但岁数上现在太过年轻,没有什么威望。

还有一个李广,应该是大家的老熟人了。少年从军,正经武将出身,个人也很勇武。文帝时期就常驻北方边境各个郡当太守,抵抗匈奴寇边袭扰,打的匈奴占不到便宜,还给他起了一个“飞将军”的诨号。但这也说明。他对抗匈奴的经历多为防御战,跟刘彻希望的主动出击从根本思路上就不同。

而这三个,已经是刘彻当时兼顾了各大新旧勋贵和自己手里的人中,能选出来的最合适了。

说白了,时代变了。武帝想要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大汉,可许多旧式勋贵和将领还在抱着黄历啃老本,那肯定是不行的呀。】

这个倒是真的!

刘启想了想朝中的那些武将,没有一个是能与匈奴正面野战也不落下风的,就是周亚夫也不行。

毕竟,周亚夫根本没那个机会去锻炼。

他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点,看看有机会能不能给儿子多培养一点能起兵野战的将领。这样,至少前期就不会被打的那么惨了。

唔……像李广那样的防御型也得培养几个。

刘启觉得自己要忙的事情真多呀!

【所以,得益于文景两朝加大力度的马政,刘彻这几年抽调组建了大量的骑兵进行训练,也从自己的中央军校里提拔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充入军中。

其中,就有卫青,和救他的公孙敖。】

刘邦心想:好好好,终于等到了,让我听听这卫青厉害在哪,值不值得“最强嫁妆”这个封号。

【到了公元前129年这次,刘彻就运用了新的部署,他淘汰了鸽派的韩安国,让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分四路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卫青部是直接从匈奴入侵的上谷郡——也就是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