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2(捉虫)(1 / 6)

第 232 章 232 ( 捉虫 )

深秋寒凉 。

匆匆自殿外行来的天后 , 好像在于夜色中穿行过蓬莱宫的时候 , 在衣衫之上拔了一层月华白霜 , 也夹带着殿外带来的寒风 , 但那双眼睦里流火似金的锋芒毕露 , 却要 i

比此前的任何时候 , 都要来得分明 。

伴随着这个问题的 , 更有一种有别于此前的气场 。

如果说在此前的还朝献俘之中 , 李清月看到的还只是天后的威严一步步压过天皇 , 那也终究还只是在 「 后 「 的位置上 。

可在此刻 , 就算她并未身着朝服 , 就连身上的装饰都因已经入夜而大为削减 ,

也无法掩饰住一种悄然生发的 …...

君临天下之态 。

李清月的心中猛地一跳 。

这绝不是个毫无缘由就会被阿娘直接问出口的问题 。

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匆匆赶来的场合之中 。

以她对母亲多年来的了解 , 她并不难发觉 , 在她的眉眼间还有一种挣脱了桐桦的焕然之色 , 以及一份不知道该不该称之为破釜沉舟的决绝 。

她变了 。

如果非要用唯一不会出错的一句话来形容她此刻的表现 , 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三个字 。 但显然 , 那个被抛出来的问题远不只是这样的分量 。

李清月慢慢找回了自己被这突如其来一问打破的从容 , 开口回道 :“ 他不会让我做大唐的储君 , 阿娘你是知道的 。“

这是一句并不出错的答案 。

李治当然不会立一个公主为储君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在李唐的皇权评判标准之下 , 公主与皇子从来都不是对等的 。

当年她的熊津大都督官职需要由母亲来促成 , 她出征吐蕃的机会需要自己争取得来 , 她为大唐征战多年都险些面临被剥夺军权的危机 , 她 …...

全都看得明明白白 。

在官职委任中尚且如此 , 在立储之事上更是如此 。

哪怕李弘已经从太子的位置上被赶了下去 , 萧妤所生的李素节被宣判了死刑 , 但李治还有李贤 , 还有李旭轮这两个天后所生的儿子 , 还有一个虽无存在感却还活着的王李上金 , 甚至还有李唐若干宗室之后 , 恐怕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轮到一个公主 。

比起发觉女儿要比儿子更有可能继承大统 , 比起李治忽然良心发现地有了父爱 , 李清月更乐意从真实的角度审视今日的局面 , 也并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一一

他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

武媚娘拙起了唇角 :“ 对 , 他不会 。 就算你有平定八方的功劳 , 文武双全的才干 , 他也只希望你如同平阳昭公主一般 , 如你当年所做的那样迎入凌烟闻 , 就已再无其他了 。 可我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 所以在今日又问了一次 , 但最终得到的还是一个否定的答案 。“

李清月瞳大了眼睛 , 没想到她会紧随其后地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

在心中觉得女儿有这个继承大统的资格 , 和真正将其说出来争取 , 完全是两码事 。 也让她愈发确定 , 阿娘今日所来没有那么简单 。

“ 说实话 , 他的答案让我很失望 。“

武媚娘愈发不掩目光锐利 :“ 阿菠 , 你应该知道我在失望什么 。“

李清月重重地点了点头 。“ 我知道 。“

在这并无旁人的母女目光交错中 , 有很多东西并不需要多加言语来说 。 因为署

身这大唐政治风云的顶端 , 她们有很多东西是完全相似的 。

天后因为天皇病弱和对世家的不信任走上前台 , 拥有了二圣临朝的资格 , 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世手段推行出来 。

安定公主因为大唐核心将领的匮乏 、 天皇对番邦武将的不信任执掌军权 , 拥有了开府定边的权柄 , 先后在大唐的东西边境征讨不臣 。

但在天后关于大唐继承人的试探中 , 安定公主被以一种近乎无理又轻忽的语气剥夺了资格 , 仿佛她所立下的功劳都不过是因为皇权对她的破格赐予 , 也随时可以将其收回 , 而不是将她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流砥柱 。

她站在朝堂上的时候 , 所有人都要尊称她一句大将军 , 地位甚至比起寻常的宰相还要更高 , 就连封地都已比此前的任何一位公主要多 , 看起来当真是威风八面 , 风光无限 , 但若细究起来 , 她从来就没有和皇子被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比较 。

寸功未立的李贤可以因为聪慧成为扬州大都督 , 大将军 。

彼时年仅七岁的李旭轮可以成为单于大都护 , 遥领东突厥之冠 。

而李清月却需要去拼 , 去抢 。

可只怕在天皇的心中 , 倘若她不是自己的女儿 , 她根本就没有资格走到这一步 !

安定公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