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1(1 / 6)

第 241 章 241

登高望远这个答案 , 换了旁人来说出口 , 或许也仅仅是登高而已 。

但安定公主呢 ?

像是孙思邈这样年纪的人 , 虽然并不真正涉足朝堂 , 却还不至于看不清方今的局势 。

出入禁宫之时不难察觉到的微妙气氛 , 让他干脆告知儿子孙行 , 在通过了科举选拔后 , 老实一点走弘文馆学士的路子 。

这显然是一条极有必要的忠告 。

他当年能被年幼的安定公主怅愿着带人去找自己的父亲 , 在朝堂博弈中也必定没有多少通权达变的头脑 , 还不如别想着冒尖出头 。

可孙行还不必面对什么艰难的抉择 , 这个越发浮出水面的问题 , 现在已被摆在了他孙思邈的面前 。

镇国安定公主这个名号 , 已完全是公主身份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 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像是李清月所说 , 朝着更高的位置上再走一步 ?

没有其他答案 !

唯独有可能的 , 正是坐到那个天下间最高的地方 。

但让孙思邋这个长者都不由为之心惊的是 , 李清月在说出这个回答的时候 , 好像并未经过什么其他多余的考虑 , 而是早已在心中对此有了决断 。

哪怕在她的上头 , 还有一位属意于传位太子的天皇陛下 。

此刻的车马正自洛阳以南的伊阙关而过 , 稍稍放慢了一些行路的速度 ,

以便这批南下的队伍通过关前的审核 。

守关的武将在车边探问了一声 , 以确认安定公主的身份 , 将二人的交谈

打岔了一阵 。

等到重新回到正常的行路速度时 , 孙思邋就忽然听见李清月笑了一声 ,

「 说起来 , 襄州也真是个好地方 。 当年高祖皇帝意图迁都的时候 , 不就是如此分析的吗 , 北方羌胡为患 , 长安未必太平 , 但嘉州以北先有洛阳八关 , 后有牛首山之下的鲁阳关阻截 , 能将北方战线拖长 , 又能更为便捷地获得南方水路物

“ 彼时的隐太子李建成愿于秦王军功 , 一力赞同迁都决定 , 以免秦王因北击突厥再有所获 。“

「 但当时的秦王 , 后来的太宗皇帝说了一段话啊 。“ 李清月眉眼从容 , 却在开口间多出了一抹锐利 ,“ 他说 , 戎狄为患 , 自古有之 …... 怎么能因为胡寇骚扰边境 , 就迁都来躲避 , 到时候岂不是要贻四海之羞 , 为百世之笑 ! 孙神医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D

孙思邈的目光闪动了一瞬 。

他发觉自己此时的处境与当年初见面前这位的时候 , 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

当时他是被人以上屋抽梯之策围困在了江中 , 而现在 , 他身在车队中 , 周遭全是安定公主或者天后的心腹 , 必定不会给他以谈话问题有所不妥便跳车而逃的机会 。

好像也是另外一种上屋抽梯吧 。

他很觉无奈地叹了口气 : “ 若要我在品评此言的话 , 大约便是一一天下从来没有退避者居于上位的道理 , 丢的不仅是皇室贵宙的脸 , 也是百姓的性

所以太宗皇帝发起玄武门之变 , 到如今归其功过 , 依然是功远大于过 。

那么 , 今日呢 ?

天皇病弱多时 , 在东西两路多有定策失败 , 对北面的单于都护更少重

视 , 反倒是安定公主在天后的支持之下放开手脚征讨成边 , 庇护疆土 。

倘若没有安定公主的话 , 就算当今这位天子还不至于和其祖父一般想出迁都嘉阳的决定 , 但太子和镇国安定公主之间的差距 , 怕是比之隐太子和秦王之间还要明显得多 。

这个登高望远之人 , 也确实是安定公主要比太子李贤合适太多 。

孙思避是个医者 , 本不该牵扯进这些事情之中 , 但一想到此前隋未乱象 , 他又不得不去想 , 一个不合格的帝王坐在天子位置上 , 到底会招来多大的麻烦 。

他拿眷对上了李清月的目光 : “ 公主不会轻易对我谈论起这样的话来 ,

所以我想知道 , 您到底席望我做些什么 ? “

安定公主想要上位 , 在他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不可行 。

但他相信 , 不会每个人都能和他这般 , 只要天下能少死一些人 , 就觉心满意足的 。

倘若安定公主需要对上的并不仅仅是太子 , 还和当年的秦王一般 , 需要对上自己的父亲 , 那这政变之中的流血就势在必行 。

现在和他交底 , 又是希望他做什么呢 ?

让他确保天皇陛下的安危 , 以防他风疾发作身死 , 致使安定公主会背负上弑父的骂名 ?

还是希望他再寥急培训出一批用于外伤急救的学徒 , 以满足政变发兵的需求 ?

他是这么想的 , 也直接将话问了出来 , 直率得让李清月都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