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1(1 / 6)

第 251 章 251

长安城的暮鼓敲响在百姓归家之时 。

但在这些移动的人流之中 , 还有一行自宫中行出的侍从正在疾奔 。

契芯何力刚在家中坐定 , 就听到了有人到访的通传 。

那上门报信的士卒来得匆忙 , 还因已抵达的暑热之气满头是汗 , 却丝毫没有停息地说道 :“ 凉国公 , 陛下急召 。“

“ 怎么回事 ? “ 契莽何力忽然心中一紧 。

“ 我等也不知 ,“ 报信士卒者实答道 ,“ 只知道监门卫都被派出来通传了 “

今日军报抵达长安的消息 , 以他在军中的地位自然知晓 。

若这是一出太子大胜的好消息 , 未免来得早了一些 , 也绝不会需要他在这个时候入宫 。

若这是一个坏消息 …...

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当年西域万骑折损于天山以北的时候 , 也是陛下忽然急切地将军中的顶梁柱都给召唤到了面前 。

只怕太子的这次出兵 , 是出了大问题了 !

但当契芯何力自府中快步跟出的时候 , 他却发觉 , 不对 , 并不仅仅是他得到了上门的传召 。

周遭的官邸之中 , 急忙套上了官服便已出门来的 , 并不在少数 。

抵达蓬莱宫外时 , 契芯何力也更加可以确信 , 今日的这一出 , 简直像是一场直接被提前到傍晚的朝会 !

甚至还有在友人家中被一并找来的 , 只能先穿着其他官员的衣服应急 ,

或者干胭就先穿着便服 。

打眼望去 , 真是从没见过这么混乱的场景出现在含元殿上 。

他和同样抵达此地的刘仁轨交换了一个眼神 , 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种局势有变的肃然 。

紧急提前的朝会 , 对于运转有度的朝堂来说 , 完全就是一个对规则的破坏 。 只有到了迫不得己的地步 , 才会撂出这样的一幕来 。

北方的战事 …...

到底怎么了 ?

聚集在此地的朝臣就算还有对局势没那么敏感的 , 在眼见带头的数名官员都相继做出了这等严阵以待表现后 , 也个个都端正着神情静默而立 , 直到二位陛下终于会同安定公主一并抵达了此地 。

可当有人以小心的姿态朝着上首看去 , 试图先一步从陛下的神态中看出急召群臣议会的缘故之时 , 却险些因自己看到的一幕而惊呼出声 。

这位李唐天子脸上所呈现出来的颓废失神之色 , 当真是太重了 。

如果说往日他还能以疾病的缘故 , 让人觉得这种日淅疲弱的表现 , 是因头风导致的 , 可到了今日 , 却以一种绝不容忽视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一一

那就是他自己 , 在以一派有失仪态的方式登上了朝堂 。

在他的神情和姿态中展现出的大受打击模样 , 竟让人险些忘记了 , 他今年也不过才四十五岁 。

四十五岁 ,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 , 其实还正处在鼎盛的年纪 。

但对于李治来说 , 却已至暮年了 。

他好像 …... 突然考了几岁 , 与他决定了由太子北讨铁勒 、 出征送行之时的模样 , 简直是有着天壤之别 。

这样的变化让人险些不曾留意到 , 在他的一只手上还裹缠着纱布 , 像是刚刚受了点什么伤 。

可对于几乎是被人推着来到此地的李治来说 , 他又如何还能拿出一个帝王应有的体面呢 ?

那盐摔碎在他面前的茶杯 , 迫使着他继续往下听着那战报 , 然而念出的每一个字 , 都像是一把武器对着他一刀刀地往下割肉 。

被他亲自选定为主将的太子 , 在狄仁杰的分析之中 , 应当是中了突厥的捧杀之策 , 和高侃分兵而走 , 却直接变成了蛮夷的囚徒 。

被他指派为太子副手的高侃 , 确实如同英国公在临死之前所说的那样 , 只可为将不可为帅 , 现在也被困在了漠北草原之上 , 还不知道能不能够坚持等到狄仁杰和娄师德的救援 。

而被他选作太子后援 、 押送军粮的郭待封 , 根本对不起他名字里的 “ 待封 “ 二字 , 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敌军的手里 , 让大军失去了后备的军粮 。

若非并州都督府还有狄仁杰在进行有条不紊的指挥 , 又若非娄师德快速决定出兵支援 , 顺道联络安东都护府配合作战 , 只怕等到朝廷在关中收到了消息才做些什么 , 早都已经晚了 。

方才下达召集百官诏令之前 , 天后劈头盖脸的那句痛骂犹在耳边 。

“ 我没劝过你吗 ? 朝臣没劝过你吗 ? 阿菀也劝过你 ! 谁都在说 , 贤儿根本就不是统兵指挥的材料 , 可你非要觉得 , 这些劝阻都是在跟你争夺权柄 ,

那么现在你为何不能自己上阵杀敌 , 将儿子给救回来 ! “

去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