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加速(1 / 5)

第 219 章 “ 加速

德州耐力赛在圈内一直很受关注 。

官方账号粉丝并不多 , 但自十年前起 , 就一直兢兢业业地进行比赛直播 , 当然 , 因为流程太长 , 网络上的直播往往以文字和片段式视频来展现 …...

更何况 , 在比赛时 , 参与者们虽然同时出发 , 出发不久后却必定会分出先后 ,

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道路 , 如果全程直播 , 很考验解说的能力 。

但近年来 , 赛事官方一直想尝试全流程直播 , 并将比赛内容剪辑成节目投放一一更好的宣传是为了延长一项运动的寿命 , 关注所带来的流量也许会让更多选手加入 , 他们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扩大影响力的办法 。

前两年的节目的确在网上投放了 , 只是有些不温不火 , 也许是因为素材不够 , 或者剪辑节奏问题 。

而今年 , 赛事方获得了新的赞助 , 也把目光投向了东方那片未开拓的市场 。

在没什么人穿鞋子的地方卖鞋的确困难 , 但某种意义上 , 这不也是一片广袭无比的新市场吗 ?

受到赛事方邀请 , 华国体育电视台也派出了记者前往德州 , 追踪比赛流程 , 以便第一时间获得结果 。

记者夏光在抵达赛场前就注意到 , 德州本地人民似乎也很关注这项比赛 , 街头甚至有民众穿着为标位选手应援的外套 , 还有些人拖家带口 , 带着帐篷一起去看比赛 …... 毕竟这项极限挑战在本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

夏光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 , 又对镜头说 :“ 本场比赛中我国唯一的参赛选手楚听乌今年十八岁 , 是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奖的获得者 , 如今是华国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

“ 实际上 , 这位年轻的选手参与 …...“ 她卡顿了一下 ,“ 参与过多个运动项目的比赛 , 曾担任过跑酷运动的评委 , 本人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跑酷运动员 , 是野外无防护徒手攀岩项目最高高度的记录保持者 , 且曾完成卡舍雪山

夜滑 、 野雪速降等多项极限挑战 , 并在不久前的国际高山滑雪综合比赛女子组综合赛事中取得了第一名 , 其中干米级滑降以 1 分 8 秒 676 的成绩打破了记

任何人听到这段话 , 都会觉得楚听乌肯定是一位经验丰富 , 自小锻炼培养出来的极限运动运动员 , 不过夏光看过她的资料一一

小学 , 初中时都没有太突出的成绩 , 只能说在体育方面还算优秀 , 似乎也未经受过专业训练 , 但自上高中就开始脱胎换骨 , 很多人打听过楚听乌的教练 , 甚至去五中问她当时的体育老师 , 然而后来大家才意识到 : 楚听乌应该是自己练 , 或者由专业教练一对一辅导出来的 。

毕竟人家在开练之前 , 就给自己准备了一家骨科医院了 , 教练的身份反而不那么重要 。

对着镜头拍摄素材期间 , 体育频道的车已经开到了训练场地 , 夏光得到了赛事组工作人员的接待 , 也没忘记自己的采访任务 , 很多观众其实不懂耐力赛的比赛要求和流程 , 也不明白幕后做了哪些工作 , 所以需要经由她口问出答案 , 是询问也是解说 。

工作人员一边往前走一边说 :

「 实际上 , 我们的准备工作从下雪前就开始了 。“

“ 从德州到星德斯克州 , 即使开车也需要一整天 , 而通过比赛的道路 ,

靠人类徒步完成理论上需要超过五天时间一一但滑雪不一样 , 通过滑雪板 ,

我们的选手能在雪地上飞驰 , 而我们需要为他们准备一片没有干扰的赛道 。“

“ 我们会在下大雪之前就让专人负责清理赛道 , 检查是否有人类留下的垃圾 , 可能导致意外的金属材料 , 而后在沿途安置摄像头 , 时刻监控附近是否会有外人间入 , 每天去测试大雪的厚度 , 这可能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 然后才会通知选手入场 。“

他往前指了指 :“ 你们现在看到的练习场地是赛道外一个较为平整的场所 , 在比赛开始前 , 参赛选手会在这里环境 , 保持手感 …... 他们大部分是由亲朋好友陪同过来的 , 所以亲友们也能在练习场外围观 。“

不仅有亲友 , 似乎也有本地的媒体带了设备过来 。

夏光示意摄像拍摄几段练习的场景 , 脑海中则想到等楚听乌结束练习后要去采访她 …... 对了 , 楚听乌是这些练习的人中的哪一个 ?

在她用目光搜索楚听乌时 , 也有打着雪仗跑过去的年轻人 , 而后夏光终于看到了一一

因为楚听乌摘下了帽子 , 正和另外一个选手凑在一起 , 看 …... 看她们各自做的小手工 ?

那名参赛选手送了楚听乌一个轻质黏土捏出来的珥琪猫摆件 , 而楚听乌则送了对方一个用毛毡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