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陪床(2 / 5)

巧 …... 是的 , 四号想了半天 , 觉得此刻似乎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描述她的动作 。

如果自己是一步步走上去 , 那么楚听乌就是选择了用轻快又高频的动作跳 “ 上去 。

而在滑行时 , 她就已经超过了他 。

并且没有走他开辟出的 , 似乎更好走的那条路 。

一张年轻的 , 但很有自信也很有想法的脸在四号面前浮现 , 而当他来到坡顶后 , 他看到了楚听乌向前滑行的背影 , 飞雪蔡起 , 前方的身影看不出半点犹豫 。

前面没有其他人领路了 , 不过楚听乌没有迷路的问题 。

没有任何 “ 前辈 “ 留下的痕迹 , 她反而觉得还挺不错 :

“ 如果后面的人迷了路 , 还可以看我留下的路线 , 挺不错的 , 不是吗 ?“

她冲进了被积雪覆盖的森林中 。

此时比赛已经开始了十二分钟 , 显然上坡消耗的时间更多 , 而后面的八百多公里还有很多个上坡 。 但直播的画面在体育频道播放 , 被调来的两位主持人一边把路线拿出来给观众们解说 , 降低观众的预期 , 一边对着画面剖析楚听乌的动作 。

一一毕竟现在楚听乌在五人中的第一位 , 所以他们获得的 ( 非直拍 )

镜头也频频调至有她的画面 。

主持人虽然高兴于华国的参赛者处于实际上的第一位 ( 虽然也是第一批出发的 ) , 但又担心粉丝们对她的成绩投射过多的期待 , 并对最终的成绩不满意 。

人孩子是自费出国比赛 , 也没有什么要为国家争光的想法 , 显然只是兴趣爱好 。

其中一名主持人便说 :

「 德州耐力赛共计 860 公里 , 假设去掉休息时间 , 一天极限滑行 300 公里 , 也需要将近三天才能完成 …... 冰雪相关的极限运动中 , 最大的考验除了耐力 , 还有耐寒能力 , 即使装备充足 , 长期进行雪上运动 , 也很可能冻伤 …

… 更不要说在雪地项目上受伤 , 有一定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 自己都意识不到受了伤 。“

当然 , 这场比赛其实并不是耗时最长的极限项目 。 在较为出名的极限项目中 , 耗时相对最长的大约是单人帆船无停靠全球航行 , 有的人航着航着 , 就被大海留住 , 永远不回来了 。

主持人不知道楚听乌也有参与这一项目的计划 , 还在为这位小将选择

的动作和路线用力解说 。

另一位主持人发表了一句略微担忧的发言 :

“ 楚听乌选手没有选择减速啊 。“

进入到地形复杂的森林 , 理论上 , 大家为了选择路线 , 避开障碍 , 在滑行时都会进行适当的减速 。

但前期观众看楚听乌滑行时 , 只是觉得她动作完成地很干脆 , 体力似乎也很充沛 , 年龄不大但很有想法的样子 …... 但当她进入到森林后 , 大家看着镜头来回切换 , 很快获得了和主持人同样的疑问 :

你是靠直觉在滑雪吗 ? 不用思考就能避开障碍物的 ?

还是说 , 这位选手思考和反应的速度太快 , 再复杂的地形也无法让她降低速度 。

只是和后方的人进一步拉开了距离 。

有人甚至怀疑楚听乌是不是有经验 , 比如一年前改名换姓地悄悄来参加过 , 今年用游戏中背板的方式背下了所有路线 …... 但楚听乌这次是真没有 。

她只是提前感应到了 ….... 风 “。

可能是地形原因 , 整条路线大部分时候都有较大的风 , 有时是参赛者的助力 , 有时便是阻碍 , 而刮风时 , 楚听乌能通过前方的风判断出障碍物 。

这判断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 , 而是一种野兽般的避障本能 。

在遥远的另一个半球 , 随着专注解说 , 看着镜头越来越目不转睛的主持人突然一愣 , 下意识就要拍一下桌子说一声 「 不好 “, 因为按楚听乌当前的速度 , 她会直接冲到前方一棵树上 , 说不定就撞坏两根肋骨一一

于是主办方迅速切换了那棵大树上放置的镜头 , 可以清晰看到 , 前方的选手低着头直直冲过来 , 距离约三米时 , 似乎受到滑雪板下方地形的影响 , 整个人不仅继续前冲 , 甚至身体腾空而起 !

但主持人此刻反而放下了心 。

画面中 , 楚听乌的身体和滑雪板一同旋转了九十度 , 滑雪板撞上树时 , 她的上半身依旧处于收势 , 只是借着这一蹬跳的力量向前一跃 , 在几乎不减速的情况下完成了路线上的挑选 , 滑入了第三条道 。

观看比赛的观众有种自己也被蹼了一脚的错觉 , 但并不生气 , 反而有种莫名的激动 。

同样在看直播的周蔷则捏了捏三五五的爪子 , 吐槽道 :

一妃是猫囡 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