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74 章 补更章节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4 章 补更章节(2 / 5)

们去晚了,朝内官职大变动,江老三府邸完好,人不好。携带妻儿与双亲,发配边远苦寒之地。

江致微不知道有没有跟着一起,他们没见着人。

回乡时,他们一路出京,再看城内被破坏的情况,以及百姓们犹带伤痛的面貌,心里压抑得厉害。

到城外,他们这批学子又重逢,再是胆肥的人,都不敢当众交换信息,就这么无声别过。

他们是夹在官与民之间的阶层,陡然面对兵变,也只能窥见冰山一角。

许行之那里有额外补充,他不声不响的,找到了同科解元顾慎行。

顾慎行叫他们早点走,回家好好读书别瞎想,来年再考再会。

虽没多的言语,却给了最终的结局定向。

太子继位,包括四皇子在内的几个成年皇子,全被发配去守帝陵。

先皇退位,做太上皇。宫内正兴土木,做清修之所,以供太上皇修道炼心,为万民祈福。

这消息让谢星珩意外。

先皇居然还没死?

今日会见结束,谢星珩把江致微的礼物跟信件带回家。

这属于家务事。两位岳丈对江致微还有养育之恩的,他不插手。

礼物带给小鱼,小鱼沉默半晌,叹息一声,把东西放到小木箱里锁起来。

木箱是新打的,里边都是给宝宝的礼物。

夫夫俩等了一阵,主院那边来了个小厮,把信件送过来。

他们拆开看了眼。这信件是二月里写的,当时并未兵变,江致微写这封信,一来问家中是否安好,二来说明他被禁足限制自由的情况,三则是问询事件始末。

言语之中,并未含怨带怒,文字平平。

他不知道家中发生何事,也没偏信姜楚英。

说自身状况,是解释久未联络的原因。知道两家已生嫌隙,没提委屈,也没求帮助。

信件末尾,又提到了府城几个医科圣手,说当时在府城,听说他们接生在行。然后是问候家人平安,祝愿江知与生子顺利。

这封信,看得人心头沉沉的。

江知与想了想,把信留着了。

六月中旬时,江家有客人拜访。

上水白家的白老爷,携带亲眷与家资,来丰州投靠老友,求一个落脚地。

年前,两家合作过,做木制玩具,以字块与华容道为主,在附近府县爆红脱销。

白家厚道,提前给了钱,让谢星珩顺利把江知与的嫁妆赎回来。

原说好,按季度结算后面的利钱,他家二少白喜文,还说三月里会来一趟丰州。

直到六月,信件都没一封。再见时,他们家落魄得不成样。

白老爷是江承海的旧友,府上摆酒宴客,客院收拾出来,先给他们落脚。

夫夫俩跟着到主院里陪客,听他们说起上水县的事。

白老爷跟江承海同龄,他是坐商,不必走南闯北,往年很是富态,今年苍老,头发银白,腰背也跨了。

他脸上剩下一层老褶子皮,从富态变得愁苦。

上水县换了县官,从前打点都成空。

他们听谢星珩的意见,老二回家前,买了几船粮食带去仓库屯着。

“我把生意都收了,说攒着存货再出去,暂时就做县内的生意。结果县内突然征兵,也加了赋税,商税尤其重。给是给得起,怕节外生枝,我们给得爽快……”

服劳役,可以花钱免去。

服兵役,就没法子。这是特殊情况,上门抓了就走,才不管愿不愿意。

白老爷一共两个儿子,再有一个小哥儿。

小哥儿的夫婿被抓了,回娘家来

哭,想求父亲想想办法,回来一看,两个兄长也被抓了。

算是有惊无险,只在当地兵营里训了数月,过后又给各家退回来了。

白喜文说:“养不起,成天里稀粥配野菜,满营的人都是一脸菜色。”

再有朝局定下,不用新兵当炮灰。放就放了。

谢星珩问:“军籍解了吗?”

军籍才是关键,大启朝有规定,入了军籍,要响应战时的号召,爹没了,儿子也得上。

军籍不消,往后麻烦少不了。

白老爷笑得苦涩:“解了,家财都散得光光的。”换了他儿子跟哥婿三人平安。

聊到这里,前情已完。

白家剩余家财不多,还要安家落户,再有日常开支,暂时结算不了货款。

白老爷记了帐,做生意诚信为本,先做了保证。

“等我家落定,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就会出去看场子,重新搭架子做生意,挣了钱,第一个还给老哥哥。”

江承海不急。

白家之后,京都的消息也回来了。

先是京都的庄子。

何镖头夫夫俩按照谢星珩的指点,种地挑了作物,以红薯为主。

生长期就买了红薯,试做粉丝粉条,看保质期,也锻炼手艺。

开春才种,等丰收后,就有第一批货赶制起来。只等销售变现。

另一个是养殖可以入药的虫子,也划地做药田。

让他们意外的是,虫子比药苗苗好养活。

目前已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