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75 章 糖厂一日游(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5 章 糖厂一日游(捉)(2 / 4)

徐诚能有一番事业,拉拔家里少不了。

江承海觉着吧,拉拔可以,实际的地契、店契,都得牢牢捏在手里。

其他方面,宽厚一些也罢了。

江知与知道的,“我跟他说过了,他银子不多,没找家里要,先是我多出一些,过后他再还我。算我们俩合伙开的。”

分利是徐诚六,江知与四。

这个利益分割,是江知与要求的。

他只是想出来闯闯,没有必须挣个功名的必要性。

就像家里的农庄,法子是小谢提供的,最后赏赐都落在了主事人头上。

这一成的利,他俩都不在意。看重的是主事人

的身份。

江知与愿意让,徐诚就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账面上先分了,私下里,徐诚会补一成给他。

明账四六分,私账五五分。

亲兄弟明算账。利益分割,在开始营业前说好,往后跟减少矛盾。

再说糖厂的经营方式,江知与含糊说,要根据实际产量决定。

他跟徐诚已经定下了路子。

主要销售渠道,是对军。

糖属于战略物资,带一罐子糖,能补充的能量比干粮多。

拿到外面去卖,能挣很多钱。但这成全不了徐诚要的功名。

到了地方,谢星珩去后边拿小凳子,放到前面地上。

宋明晖先下车,再是江知与。

他肚子实在大,弯腰都难。

谢星珩跟江承海一起扶,才让他没踩空。

他们往前走走,四处观看。

厂区已有雏形,选用的是青砖,盖的青砖瓦房。

外头很多木工石匠,在造制糖设备。

已经盖好的一间制作坊里,有人在熬糖浆。

徐诚就在里面。

外面的管事见了生人,拦了一下,听说是来找徐诚的,就回头喊。

徐诚出来,看他们一家四口齐齐整整,还愣了下。

“你们今天都没事做啊?”

这话说的。

让在场四个闲人都尴尬。

徐诚手里还拿着勺子,叫他们过来看。

他也不熬糖了,回去放下工具,带着江家四口人去桌边。

那里有凉着的麦芽糖,他端了一碗来,拿两根筷子搅起一坨,再用另一根筷子接,两根互相搅吧搅吧,做出一根麦芽糖。

徐诚举着麦芽糖,看面前四个人,实在不好分。

江知与接过来:“我嘴馋,我先吃。”

谢星珩还没见过这种原生态的麦芽糖,他生活的年代,糖的种类五花八门,他也没空逛小吃摊,偶遇麦芽糖的机会少之又少。

他要自己来。

江承海搅了坨大的给宋明晖,宋明晖不要,自己搅了只秀气的。

老江:“……”

算了。

吃着麦芽糖,一行五个人,在厂区闲逛。

徐诚分了八个工坊,每间工坊设炉子二十个。

初期资金有限,一间间工坊的开,从小糖坊,扩到完全形态,就算事业有成。

地方靠近云台山,实际地点,还未进山,属于山脚下。

四面依山傍水,回城不远,进山也近。

若是得闲,还能穿山越岭去枫江县玩玩。

熬糖的炉子多,烟道改造过,还做了数面连同烟道的墙壁与平台。

这边热,部分糖浆需要融化一些,才能塑形保存,可以在这里完成。

徐诚还说:“现在很热,我们远远看一眼就够了。等冬天这里就安逸了,坐墙边都暖和。”

他还特

地看了江知与一眼:“你洗头发的话,当天洗,当天就能干。”

江知与把头发剪短了很多,已经扎了小丸子,因丸子太小,露馅了。

走过一圈,到午饭时间。

徐诚带他们去看厨房。

厨房是最先做好的,这么多人要开火吃饭,厨房不能少,也小不了。

暂时只请了三个人做大锅饭。

前几天下雨,他们去山里捡了菌子野菜,今天一块儿下汤,汤鲜味美。

又有人捉了兔子,中午宰了三只,做了干锅兔。

用大酱爆炒的兔肉,外皮焦黄,挂满酱汁,先是酥脆的皮和浓香的酱汁,再才是嫩滑鲜香的兔肉。

一盆兔肉外,又弄了一盆炒三鲜,时令蔬菜三拼。

全是盆装,两菜一汤,量大管饱。

宋明晖问徐诚:“你没叫你哥哥来帮忙?”

徐诚叫了:“帮我收原料去了,这事交给外人我不放心。”

席间再聊聊厂子的事,原料价位、制糖工人从哪里请、月钱几何。

江知与接话道:“我们商量过,第一年,原料是采买。我们等不及种植的时间。自己再弄个农庄,我们也没更多的精力去管理,所以收购原料的同时,我们会跟农户签订采购协议,只要他们种了,依着现有的品质来,我们保证每斤加一文钱来收。”

保持价位不变,农户们没动力种植。

加多了,他们给不起。

原料都是千斤起购,一斤加一文,也不少了。

说来尴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