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快穿之岁月悠然> 第103章 立储的纠结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立储的纠结(1 / 2)

亲兄弟始终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十四跟胤禛关系一向不错,且后面十四虽然跟老八走得近,但却从不参与对付胤禛的行动的情况下。

胤禛对十四这个亲兄弟,观感一直都不错。

这次云兮提议让十四改名的时候保留“胤”字时,胤禛只是沉吟片刻就同意了。

好歹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人名字里有一个字相同胤禛还是能容忍的。

最终,康熙的众位皇子们改名后的结果如下。

老大直郡王胤褆,改名为“允褆”。

康熙虽然圈了这位,不过他对这个长子终究还是有感情的,没有削直郡王的爵位。

老二理亲王胤礽,改名为“允礽”。

老三诚亲王胤祉,改名为“允祉”。

老五恒亲王胤祺,改名为“允祺”。

老七淳郡王胤祐,改名为“允祐”。

老八多罗贝勒胤禩,改名为“允禩”。

老九固山贝子胤禟,改名为“允禟”。

老十敦郡王胤?,改名为“允?”。

十一多罗贝勒胤禌,改名为“允禌”。

十二固山贝子胤裪,改名为“允裪”。

十三胤祥,改名为“允祥”。

十四固山贝子胤祯,改名为“胤禵”。

……

数字排行后面的是众人在康熙年间的爵位。

十三因着太子被废一事被牵连,虽然成年后也出了宫,但却没有获得哪怕一个爵位。

至于十三后来被封怡亲王,那都是历史上雍正上位之后的事了。

现在,除了老大直郡王,以及已经是亲王爵,升无可升的外,其余兄弟的爵位都普遍被胤禛提了一个等级。

即,贝子提成北路,贝勒提成郡王,郡王提成亲王的那种。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十三和十四这两个。

十三直接被封怡亲王就不说了,十四也被封为了禄亲王。

对于自己跟一向不对付的十三一样封亲王,十四心里是有些不爽的,觉得自己的亲哥哥偏心十三。

但在得知自己是唯一一个不用避讳,名字里可以有一个字相同时,十四瞬间被治愈了。

毕竟被叫了那么多年的胤祯,改掉“祯”字倒是没什么,因为有时候十四也觉得这个名字在读音上跟自己亲哥一模一样挺尴尬的。

但是“胤”字就不同了。

这应该算是他们这一辈皇子们专有的字了,意义非同凡响,能保留十四自然是希望保留的。

更何况只有他能保留,十三却不能,这点让十四倍感得意。

看吧!哪怕十三那家伙再怎么讨四哥欢心,也比不上他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

注:十三胤祥以后也会保留名字里的那个“胤”字,但那是在他晚年快挂掉的时候,雍正念在他干得不错的份儿上,特许的。

改名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胤禛又是一番调动和任命。

老八和老九都去了理藩院。

老八允禩负责对外谈判这一块。

而老九则是负责核对各个番邦小国每年进贡上来的东西,外加主持对外贸易,还有跟各国来使讨价还价磨嘴皮等,这些现在都归老九管了。

前太子,也就是现在的二爷理亲王允礽,胤禛让他去看着老八和老九,顺带统筹管理边境治安问题去了。

要知道当初拖允礽下水,导致他被废的元凶,可就是直郡王允褆那一系的,老八允禩,赫然也在其列。

这样安排,用来牵制别有用心的老八和老九绰绰有余了。

毕竟,理亲王可是曾经当了那么多年太子的人,老八就算再诡计多端,理亲王也经验丰富能给怼回去。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由于没有二废太子,所以康熙只是在之前废掉理亲王太子之位时,圈了他一段时间,后来就放出来了。

当然,那个时候理亲王想再次加入夺嫡行列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康熙曾明确表示理亲王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由于事情早早的就定了性,所以理亲王被放出来后,并没有加入夺嫡的行列,跟胤禛关系处得不错。

诚亲王允祉在文人中影响力非同小可,胤禛给他的差事还是编书,只不过这次成了翻译和写对外交流的文案还有向外国宣传大清这些。

没错,全都是对外的。

这些事,在面对的对象不再是胤禛,而是其它国家的人时,他们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且养成毫不退缩的好习惯了。

毕竟曾经都是大清的皇子嘛,在国内哪怕斗得再凶,在面对外国时,那也肯定是一致对外,分毫不让的。

要知道现在皇帝位子上坐着的人可是老四胤禛,而不是他们的老子康熙。

胤禛上位后没事后算总账,反而提拔了他们,允禩等人去并不觉得安心,总觉得这老四要搞事。

说不定,把他们安排到对外交涉的这一块,就是等着他们犯错,然后给他们安上个叛国的罪名,直接一板砖把他们给拍死呢。

这一点从老四对他们在京城的家眷严格监视就看得出来。

所以他们办事一定得小心谨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