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人间最无敌> 第八十六章 文庙求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文庙求救(2 / 3)

人,使邪法蒙蔽了你的神觉。”

左思贤苦笑道:“若真是如此,那也是老朽境界太低之故,否则占据文庙之利,又岂会被妖邪蒙蔽?”

这倒是不好劝解了,李往矣说道:“事不宜迟,我这就与前辈前往文庙吧,若文庙探查无果,则州学必有所得。”

“是,请先生移驾文庙!”

“前辈客气了。”

随后李往矣便退出了梦境,传音与隔壁的猫猫国师说了一声,让它照看好宁小枝后,便与左思贤的出游阴神,前往鸿洲文庙。

鸿洲文庙位于州城西边,左近便是贡院和考棚街,住了许多文士、学子。

文庙老爷阴神分身出游,无人察觉。

不过当李往矣抵达文庙,文庙老爷显化金身,亲至大门迎接,却落在了很多人的眼里,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文庙一条街,继而又传到了州学和城里的几家书院,最后扩散到整个鸿洲文道界。

这是李往矣有心为之,故意打草惊蛇。

若是真是妖邪作祟,看到文庙老爷亲自迎一位来历神秘的贵客入庙,肯定会按捺不住,有所行动。

动则露头。

“先生,这庙宇之中,可有掩藏什么妖邪痕迹?”

跨过文庙大门,领着李往矣来到院中后,左思贤立即问道。

李往矣已然开启儒门望气术,看到整座文庙被浓郁文运及香火气运包裹,规模不大,却极为堂皇雅致。

其中主殿乃为大成殿,与九洲文庙一致,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

右侧偏殿,供奉的是礼制天下、为儒先贤的元圣周公,左侧偏殿则供奉继承至圣先师之学,发扬光大,开启浩然之气的亚圣。

另有复圣、宗圣、述圣等儒门十哲,陪祀在侧。

大成殿后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厅堂,立着一尊与左思贤有七分相似的神像,才是属于左思贤的祭拜之所。

与九洲各国自行敕封、建造的文庙一般,所祀文庙神只,与其说是正神,更不如说是文庙庙祝,为至圣先师与诸位圣贤,看管香火、文运。

所以民间,喜欢称这些文庙神只,为文庙老爷,而非文神老爷。

听得左思贤颇显急切的询问,李往矣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拜过至圣先师和诸位圣贤后,去往供奉左老爷的后堂,看向神台上的儒雅神像。

“先生,如何?”

左思贤再次询问,有些忐忑。

李往矣若有所思,仍是未答,又出了后堂,走向一侧的厢房。

“先生,东边的厢房是庙中住持、执事、生员一干人等的寝舍,这西边的厢房,则供官员、香客和下县学子居住。”左思贤介绍道。

李往矣点点头,推开了其中一间西厢房的门。

门刚一开启,便看到墙上悬挂着的一副字画,飞起一道虚影,化作一缕黑烟遁走,掠出窗外,须臾便消失在夜色中。

“啊这,竟然真有妖邪,隐匿于文庙之中,老朽失察,罪过大矣!”

左思贤看到这一幕,震惊的同时,十分自责。

想要去追,却已经来不及了。

风雨已停,鸿洲城中夜色却仍十分漆黑,就像是有一层深沉黑幕,扣在鸿洲上空一般。

“先生,您可看清那缕黑烟,究竟是何方妖邪?”左思贤求教道,他境界低微,刚刚又无准备,并未看清。

李往矣指了一下墙上的那幅字,道:“有点眉目,不过想要探知这个妖邪的真正根底,还需从它开始。”

只见墙上那幅字,笔力雄厚,如银钩铁画,写得极有气势,又透着几分飘逸之姿,只论书法,可称上品。

内容则是昌黎公《师说》一文的节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左思贤立即回道:“这副字,乃是高黎县一个贡生托名家写就,送上来的,他向学之心颇为志诚,又才气盈身,堪称鸿洲九县一时之选,为了激励他用心治学,我便让住持收下了。”

“说来送字之日,正是五年前,竟是这位贡生在作祟?莫非是被妖邪所侵,入了魔道?”

左思贤有些不敢相信会是那位贡生所为,语气中多有惋惜之意。

李往矣问道:“左前辈,那位贡生姓甚名谁?眼下居于何处?”

左思贤回道:“该贡生名叫宗也,出身高黎县一官宦世家,不过在其祖父时,家道便已中落,其父更是嗜赌成性,差点连祖屋也卖了。”

“此子却不类父,从小便一心读书,立志考取功名,重振家业。”

“他九岁便过了县试,十五岁考取了秀才,十八岁也就是五年前,则通过了岁贡,成为了贡生。”

“不过不知因何故,他推却了国子监的入读机会,选择留在州学。”

九岁过县试,十八岁考取贡生,确实才气不俗。

李往矣心下忖量,随即问道:“五年来,他一直待在州学,未曾离开过鸿洲地界?”

左思贤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以心声,询问了待在东厢房中的老住持。

才点头回道:“不错,据庙中住持讲,这宗也一直未曾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