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季汉大司马> 第627章 相知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7章 相知将(2 / 2)

兵进犯……今计诸将之功,特册拜之。江陵公峻,为汉武功第一者,如萧、邓之故事。……”

霍峻率诸将行礼听封时,得知自己如萧、邓之故事,心中不由一惊。受封县公,本身就已是人臣之盛。但又予自己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让霍峻已是不知该怎么说。

霍峻下意识看向诸葛亮,而诸葛亮仅是朝他笑了笑,似乎让他安心接受。霍峻碍于受封场合,不好多说什么。

册封霍峻之后,钟离、寿春二战的次功,刘禅直接给了陆逊。陆逊从车骑将军,升迁为骠骑将军,除前所食邑,封南郑县侯,旧领雍州牧。

原右将军贺齐病逝,庞统从后将军进位至右将军,领豫州刺史,封襄水乡侯。

黄权依领左将军,受封阆中县侯。

关平累计诸功,特进至后将军,留封汉寿县侯,加食邑四百户。

蒋济以累计诸功,从军师将军,迁至平北将军,受封都乡侯。

霍笃从征南将军,进位至镇北将军,旧领东海太守,除前所食邑,封江都县侯。

高翔迁任征南将军,除前所食邑,封都乡侯。

钟离、寿春两场大仗,让十余名将领进封都乡侯,四十余名将领升迁至都亭侯或关内侯。

至于县侯者,除了芜湖县侯徐盛以关内侯跃迁外,黄权以乡侯累迁,霍笃是因之前食邑所迁。

在早些年中,刘琦、刘备授予不少俸邑与霍峻,鼎盛之时,霍峻名下有四县俸邑。但为了照顾兄长,霍峻让出一县,仅保留三县以为俸邑。

后期刘备为了统一国中俸、食邑,采纳诸葛亮的意见,在封赏前将俸邑收回,而后用食邑折算。如别看文聘似乎功绩不多,但文聘却被受封为石阳县侯。

霍笃爵位乡侯,将之前俸邑收回,根据功勋,而后以县侯授予。或是之前授俸邑为县者,因无战功,则会被封都乡侯。

改进的俸邑与食邑折算方法,短期内帮助南汉节省了不少户籍出来。而那些受领俸邑者,考虑到子孙后代能够继承爵位,实际上是挺乐意使用折算。

霍峻之前所保留三座县城俸邑,加一座江陵食邑,因进封县公之故,全部被换算进去,仅留有江陵县。三座县城的俸邑去换取晋升县公的名额,若说从经济赋税角度上考虑,大汉朝廷赚了。

待费祎宣读完册封诏书,众将欢喜起身,脸上的笑容甚是灿烂,口上连连向刘禅致谢。

声音略小了些时,霍峻拱了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如萧何之故事,峻愧不敢受领。”

“仲父勿要推辞!”

刘禅神情热烈,伸手去挽霍峻,笑道:“昔萧何因功绩第一,而受领剑履不趋。今仲父武功为我大汉首功,何不能如萧何之故事?”

霍峻为表自己不贪功,看向诸葛亮,说道:“丞相如萧何,在朝中督运粮草,建制朝纲,首功者当与丞相。”

“亮不敢!”

诸葛亮持扇而拜,笑道:“大司马武功为第一,初破金口,二分天下;今破钟离,将望中原。若大司马不为首功,何人敢领?望大司马受之,以免有人非议大汉赏罚不平。”

“请大司马受之!”王粲、李严领着众人行礼,说道。

“这”

霍峻面露为难之色,似乎依旧不愿受领。

见状,诸葛亮凑到霍峻耳畔,低声说道:“仲邈不为首功,何人能为首功?仲邈莫非欲让诸卿尽知君阴侍之事乎?”

霍峻没好气地瞪了眼诸葛亮,手中拽着其衣袖,低语说道:“孔明莫非欲害我乎?”

“何言害君?”

诸葛亮用羽扇遮住嘴形,说道:“今仲邈立下不世之功,若不重赏之,此当是赏罚不平。剑履之重,舍君之外无人可领!”

顿了顿,诸葛亮安抚说道:“君诚义之心,亮与陛下尽知,望君勿忧!”

诸葛亮与霍峻相处快二十年,对霍峻的性格了解甚是透彻。在诸葛亮眼中,霍峻虽然爱名好色,但却不是那种无情无义者,而是那种有仇必报,有情必还之人。

如在将迎刘备入荆时,霍峻不为自己利益,而是为刘琦两个儿子力争为封王,就能看出其几分本质。

若将霍峻与韩信相较,且不谈二人用兵水平,单从品性上来看,霍峻比韩信强多了。不说其他,霍峻至少不会拿关键战逼迫刘备,逼刘备封他更高的官爵。

将二人对比下来,诸葛亮为了汉室,为了北伐,自然要尊重霍峻,并尽可能给予霍峻封赏。不仅让霍峻劳有所得,也希望为汉室留下美名。

在诸葛亮构思中,霍峻所作之事只要不危及汉室,除了王之外,有些东西能给就尽量给。

与诸葛亮窃窃私语一番,霍峻得到了其保证,终于是放下心中顾虑,遂向刘禅躬腰而拜,沉声说道:“臣峻必不负先帝与陛下之重恩,必当统兵北上,旋取中原,恢复旧都,以正汉室之大统!”

刘禅赶忙扶起霍峻,笑道:“今后北伐用兵,当多劳仲父了!”

“不敢!”

“亮已在殿中设下酒宴,有劳大司马、陆骠骑与诸君移步!”

“谢葛相!”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