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其他类型>剧透子嗣六维图,老爹们坐不住了> 第五十七章 诸子分立是取祸之道!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诸子分立是取祸之道!(1 / 2)

【袁绍的军事能力如何?】

【袁绍的军事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召集十八路诸侯还是后来冀州派和颍川派,还是曹操、刘备等人的归顺,都彰显了他的名气。】

【十八路诸侯暂且不谈,毕竟各怀鬼胎,更何况他也有私心。】

【后来同公孙瓒的争斗可见其实力。】

【公孙瓒威震黄河以北,举兵攻打袁绍,冀州各郡全都闻风而降、倒向公孙瓒,甚至连刘备都倒向了他那边。手下骑兵勇武,白马义从天下闻名,又收编了幽青渤海的黄巾,得到黑山军张燕的帮助,威震冀北。】

【对此,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界桥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在这一战中,袁绍以步兵克制骑兵,令步兵俯于盾牌之下,待公孙瓒的骑兵冲来便砍杀出去,同时千张强弩齐发,打了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麴义的军队乘胜追击,攻克界桥。】

【可就在袁绍以为得胜懈怠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击退了这股骑兵。】

【此战绝境求生,互有胜负,但可见袁绍的用兵其实不差,尤其是手上的步兵又是新兵。当然,有人说了,麴义勇猛,能力在颜良文丑之上,手下的骑兵精通各种战法,不弱白马义从。可从头到尾,袁绍亲自领兵正面迎敌,甚至可以说是帮麴义吸引敌人注意,英勇不下当年“我剑也未尝不利”。】

【后来邺城反叛,袁绍临危不乱。易京之战以张燕书信为诱伏击公孙瓒,通过地道战、火战等方式攻克公孙瓒等,排兵布阵、统兵作战、临危不乱等等无比体现袁绍统军作战能力之强。】

忆往昔,袁绍听得热血沸腾,当年绝境似乎就在眼前。

【后来公孙瓒退守幽州,自恃才力,不恤百姓,欺压人民,民怨沸腾。幽州是北方苦寒之地,粮草不济,又逢蝗灾。公孙瓒杀刘虞,当地豪族离心,其下缺臣少将。可就算如此,袁绍也非常谨慎,在稳住南方攻克青州得并州后才向公孙瓒发动总攻。】

【若是用打公孙瓒的方法和态度去打曹操,赢面会更大。】

【然而袁神不愧是袁神,非常自信,就和你曹贼正面对战。】

【有UP主专门分析过官渡之战,双方互有胜负,袁绍甚至压制了曹操,没有像《三国演义》中的那么不堪。转折点许攸叛变也没有逼上绝路,乌巢被烧,袁绍选择分兵,张郃高览攻曹主营,分兵去救乌巢。可他并没有亲自领兵去同曹操王对王,曹操拼尽全力坚持到底拿下了战斗,这是他在整个官渡之战中犯下的唯一错误。】

【是性格决定命运?袁绍不如曹操坚韧?纵观袁绍的一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在走钢丝,同董卓当面对峙,界桥之战,官渡之战,稍微走错一步就会输。他很少选择赢面最大的方法。】

【应该理解一下袁绍输了官渡之后的悲痛忧愤之情。过钢易折,赢了将近一辈子的袁绍输了,自信满满受到了严重打击,尤其是输给了自己曾经的小弟。输给公孙瓒,还不至于让他那么难过。我私以为认为,袁绍是极其轻视曹操的,认为他远不如公孙瓒。】

袁绍又感受到了第一次听到输了官渡时的悲痛失落感。

“输给谁都不能输给曹阿瞒!阉宦之后!当年如果不是我帮他起家,他能有今天!”

【前文提到的党争,对袁绍打官渡有很大的影响,审配和许攸不合,许攸家人犯法便杀,引其叛变。郭图谗言张郃出言不逊,让后者投降曹操。沮授和田丰被打压,令皆不允等等,但其实对袁神的影响不算大,他还是压着曹操打】

【只是听沮授和田丰的话赢面更大。但是输了之后,党争的祸患逐渐涌出水面。】

【沮授被俘,宁死不降。】

【冀州沮授可以说是袁绍帐下第一谋士,献策袁绍灭公孙瓒,收河北四州,迎立天子,反对袁绍分立其子。并提出了三年疲曹之策。后来袁绍一定要打,又提出了缓进消耗之策,在双方僵持时又提出派兵护粮。无论是谋略还是兵法,能力不下荀彧、郭嘉、荀攸等人。】

【论识人,沮授非常了解颜良文丑等人,更了解曹操的能力。所谓十胜十败论,他其实早已了如指掌,很清楚曹操和袁绍的优缺点。】

【论忠诚,罗贯中有诗:“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对于田丰,虽然刚而犯上,但是良药苦口,更何况在界桥之战中还同袁绍出生入死。后人言他是袁绍的范增,只可惜最后比范增还惨。袁绍本不想杀,可逢纪谗言之后,袁绍杀了。】

【冀州派的核心人物只剩审配了,颍川派呢,郭图和二辛还在。袁绍自己的势力呢?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死了,张郃高览投降,袁绍自己的势力被严重削弱。颍川派势力一家独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