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51章 再破明港,张家屯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再破明港,张家屯粮(2 / 2)

没有急着处置这伙弓兵,而是跟着进了粮仓大院。

他发现此时的粮储建筑已经颇为讲究。

如张家这座大院,在东北南各修建了一排粮仓,每排有十间粮廒,都是按照明朝粮仓标准修建的,甚至犹有过之。

粮廒墙壁、地面都是以砖石和石灰砌筑,三排粮仓之间的一大片空地青砖砌筑,用来晒粮。

屋前屋后都放着盛水的大水缸,以防备火灾。即便如今在大旱期间,也都有半缸水。

至于其他通风、防潮、防虫、防鸟措施,应有尽有。

“这一间房存了多少粮食?”

红娘子之前从闫远山那里了解过,闻言答道:“大概每间两百石吧,大多是没脱壳的。”

“张家居然囤了六千石粮食?”刘升感到惊讶。

张家虽说是汝宁的大粮商,明港第一大地主,可说到底还是乡间土豪,跟那些拥田数万亩的超级地主不能比,跟有十几万、乃至数十万亩田地的朱明藩王就更不能比了。

可想想张家在明港本就有五千多亩田地,只要不遭遇让粮食绝收的特大旱灾,一年自产的粮食至少也能收个上千石。(本文明代北方夏麦秋粟,正常年景按亩产两石算。)

再加上此时淮河连通大运河与长江,张家从湖广、四川贩粮到汝宁有水运便利,囤积几千石粮食倒不算什么了。

红娘子却道:“没六千石,有些粮廒是空着的,还有些没装满,估摸着也就四千多石吧。”

刘升再次想起某影视中地主多处藏粮的剧情,便道:“张家应该不止这一处粮仓吧?”

红娘子带义军破过不少地主的家,也知道地主的藏粮习惯,点头道:“肯定不止,等把张家人带过来一审问就知道了。”

“张家人你准备怎么处置?”刘升问。

红娘子张了张嘴,却又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反问:“刘寨主认为该怎么处置?”

刘升笑了。

红娘子这么问,显然已有以他为主的意思了——尽管她还没去看过那“宝地”。

笑过后刘升想了想才道:“公审吧。”

“公审?”红娘子疑惑。

刘升解释道:“就是让老百姓来审判他们是否有罪,老百姓认为该杀头的,我们就砍头;老百姓认为该打板子的,我们就打板子。”

其实刘升对是否祭出“公审”的方式处置张家人有过犹豫。

因为公审并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随意,组织者需要事先进行一定调研,还要拥有一定控场能力,不然很容易出现两种不利结果。

不调研的话,假如拉上去的大多数都是老百姓眼中的“好人”,就容易把义军衬托成邪恶的一方。

没有控场能力的话,要么激发不出百姓参与的热情,导致冷场;要么就是场面失控,出现大面积诬告或老百姓直接把被审判者打死的情况,甚至发生自相践踏的恶劣事件。

总之,公审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次,组织者会面对不少困难。

但刘升却觉得审判张家的机会很好,给可以给义军锻炼一下,积累经验。

红娘子想了想,却提出了疑虑。

“明港镇普通百姓中也有不少张家族人,张家的佃户就更多了,其他人也都是张家的乡亲。

俺们在他们眼中却是外来的匪寇,如果他们都说张家人无辜,该放了,甚至要俺们留下张家的粮食、钱财,那该咋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