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425章 乾元二年,战局开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 乾元二年,战局开启!(1 / 2)

第425章 乾元二年,战局开启!

以前明瑞王朱常浩为旗帜,实际以孙传庭为主的小势力,说是据有汉中,实际只是占据了汉中府的西部、中部,东部兴安州以及周边的紫阳、汉阴、洵阳三县在去年秋季便被崋军攻取(沈万登所领第四师)。

另外,汉中势力实际还控制着凤翔府靠南的小部分区域,以及巩昌府南部、岷州卫。

此前李自成据有西安府等地后,曾发大军攻打这些地方。

但因为凤翔、汉中、巩昌等地多险关,有些关塞甚至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这一时空,李自成的实力又远不如历史上那么强大。

于是他便听从牛金星等人的建议,先向东攻取山西、北直隶,拿下京师,占据大义,再回过头来对付孙传庭。

这才让汉中的大明小势力多坚持了几个月。

崋军拿下兴安州、四川后,本就多派遣使者、讯风卫进入汉中,尝试劝降孙传庭。

开始并没有多大效果,但当李自成攻破京师、崇祯自缢殉国的消息传来,孙传庭态度便明显有所转变。

至于说瑞王朱常浩,反倒是最怂软的——在京师被李自成攻破前,他得知当今天下崋军势力最大,便准备降崋了。

因此,当孙传庭态度有所转变后,汉中小势力降崋也便没有了多大阻碍。

他这才下定决心,与朱常浩一起献上降表,归顺大崋···

“孙传庭归顺我大崋,乃明智之举啊。”

后来李自成弃守京师,逃回山陕,再看汉中势力时,便更加觉得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年前,他便通过军务院,组建了常备军第六师以及北京警备师。

由此可见,历史或许有其大势和惯性,可具体到个人命运及一些具体事件,却很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刘升此前北上,除携带了秘书处人员,军务院、政务院、督察院同样派有随行官吏。

所以,刘升身边是有一套班子,让他可以走形式发布各种军令、政令的。

军政员则依旧是袁时中的老搭档,出自亲卫军的段雷。

于是,顺军在东面收缩兵力,紧守山西以及河南府。在西边却又调集兵力,紧锣密鼓地准备,要在开春后攻打汉中。

一则,汉中势力挡住顺军南下攻略四川;二则,汉中府算是陕西排名前三的膏腴之地,没有汉中府,陕西便少了一大块钱粮收入;三则,从陕西北边(关中)攻打汉中不易,可从汉中攻打西安府等地却容易。

孙传庭通过自己的一些情报渠道,以及讯风卫的有意透露,获知这一情况。

放下电报,刘升便对殿内秘书处文员道:“拟令,让沈万登、袁时中、周遇吉以及亲卫军旅级将领,前来京师开会。”

第六师师长乃是此前便定下的人选,原独立第十七旅旅长袁时中。副师长则为原常备军第十六旅(隶属第四师)旅长柳二河。

口中如此感叹,刘升心里则更加感慨——相较于历史上战死潼关的结局,孙传庭的命运显然也改变了。

师参谋则由军务院巡察使梁以樟转任——如今大明已亡,梁以樟不用再怕亲族收到牵连,于是就改回原名了。

何况他还有电报机与南京保持联系,足以保证对南京及南方诸省的掌控。

他深知,在京师被攻破的消息传来后,大明在汉中人心已失。开春后李自成若发大军来攻,汉中多半守不住。

至于第六师三个旅的旅长依次为何伯靖、柳二河、刘玉尺,旅副则依次为张登科、朱成矩、袁时成。

这几位旅级将领中,除柳二河是从第四师调过来的,其他基本都出自袁时中原来所领的独立第十七旅。

至于中低级将官和普通士卒,主要来自原独立第十七旅,剩余的则多从随刘升北上的南京警备第二师中抽调。

同样,新组建的北京警备师除一部分将士来自整编后的原周遇吉麾下勇卫营兵马外,剩余大部分也来自南京警备第二师。

当初,刘升在崋军入主南京后,以左良玉等麾下明军、革左五部农明军、张献忠所遗留农明军共计二十几万人为兵源,除吸收部分精锐编入常备军中,淘汰不符合崋军士卒要求者,剩余的将士被整编成了十个南京警备旅。

在大编制上则称之为南京警备军,实际分为两個南京警备师及四个独立旅。

平时主要负责南京外城巡防事务,以及整个南直隶地区的贼匪清剿任务,还会被调去其他地方参与战争。

比如说去年杨和庆攻取浙江,刘升便曾调配两个先一步整训好的南京警备旅参与其中。

去年随刘升北上的则是南京警备军第二师,并未委任正式师长,而是由任旅长的李国英兼任临时师长,实际三个旅都如亲卫军一般,直接受刘升指挥。

南京那边,既有亲卫军,再用十个旅的警备军负责城防等军事事务显然有些多了。

此番刘升便借着组建常备军第六师、北京警备军的机会,直接将南京警备军第二师取消。

因此,新组建的北京警备师由周遇吉担任师长,李国英任副师长。师军政员为许庾(原任第十六旅旅军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