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539章 医学院,傅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9章 医学院,傅山(1 / 2)

崋部初建时,刘升就很重视发展医学,对儿科、妇产科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根据今年南京医学院在南直隶范围内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崋幼儿夭折率相较于前明已经降低了一大截。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幼儿夭折。

跟后世医疗体系下的幼儿成活率更是没法相比。

因此,刘升还是颇为担心这第六个儿子的。

希望他能顺利长大——只要有六七岁,成活率便会大大增加。

至于体弱,长大后注意调养和锻炼还是有机会弥补的。

出于对孩子的担心,几日后,刘升专门抽了个时间到南京医学院视察。

如今南京有南京医学院、南京第一人民医院、南京第二人民医院、南京济民医院四大医院。

这里面,第一、第二人民医院都属于普通医院,规模也都很大,面对广大百姓正常收费、正常治疗。

济民医院则与济民药局一个体系,偏向慈善机构,但也不是纯慈善,主要是给患了重病的贫困百姓做一些减免费用的治疗。

当然,对于患者身份肯定是要进行审核的,防止非贫困百姓挤占资源。

至于南京医学院,一则偏向临床医学研究,二则是“皇家御医”最多的地方。

同时,其医疗水平也超过后三所医院。

且其医疗对象主要是皇室及一定品级之上的官员。

寻常百姓倒不是说不能进入南京医学院求医,但必须是疑难杂症、重病患者,南京医学院才会收治。

至于寻常病患,即便入院,也会被南京医学院推荐到人民医院去治疗。

刘升在南京医学院视察一圈后,来到了儿科医学院,与傅山等几名著名儿科大夫聊起来。

傅山乃山西太原阳曲人,字青竹。

在后世他改了个更著名的字:青主。

此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如今刚四十岁,出于书香门第。

前明时,他虽然只是一名秀才,但却才学不俗,先是通学诸子百家,后来更是融汇儒释道,便是对西学也有所涉猎。

同时,他曾在袁继咸所创立的三立书院求学,为袁继咸所器重,收为正式弟子。

医学是傅山所涉猎的杂学之一。

在后世,他之所以成为儿科、妇科乃至男科圣手,是因为在明亡后于天下间奔走,一路上不断治病救人,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才使得医术逐渐精深。

这一时空,崋军攻取山西时,傅山还在太原附近的一座道馆中博览儒释道以及西学群书,虽已涉猎医学,但水平只能说很一般。

刘升后来让绣衣卫将此人找到,招来南京,经过劝说,让他加入了南京医学院,专攻儿科。

如今傅山已在南京医学院学习数年,医术突飞猛进,成为了医学院儿科博士之一。

“听说昨日傅先生去宫中给无忌检查了身体,他情况怎样?”

昨日傅山给刘玮监察时,刘升并不在现场,此时便顺带问一问。

傅山道:“陛下放心,六皇子虽然身体虚弱了些,但宫中照料得好,还算健康。”

刘升点点头,“今后几年,那孩子恐怕要劳傅先生多费心了。”

“这是臣应当做的。”

几年前,得知李自成攻破京师,崇祯自缢殉国的消息时,傅山也曾自视为前明遗民,没想去归附崋、顺任何一方。

不过,当后来大崋收取了山西,他了解到大崋治国的种种政策,以及军队的作风,便不再敌视大崋了。

再后来,得知老师袁继咸也入仕大崋,他面对刘升的招募自然()

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他万万没想到,刘升召他来南京,竟然要让他学医。

他倒不是歧视医者,只是相较于治病救人,他更希望能在治理国家的大舞台上一展才学。

后来经过刘升一番劝说,又实际了解了大崋军政两院各部门的运转方式,觉得以他的才学进入其中难以有突出表现,这才答应刘升,进入南京医学院学习、深造。

这一学,他才发现医学之博大,绝不逊于治国平天下。

而且,学医救人的效果那是立竿见影,更容易让他上瘾。

如今,他在医学院中一边精研医术,一边治病救人,再过几年经验足够了,还可以带几个医学研究生。

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且有成就感。

如今想想,倒是挺感谢刘升帮他指明人生道路的。

大崋国势蒸蒸日上,大崋军威震慑四方,眼见就要开辟出一个超越大明、强如汉唐的王朝,傅山自然希望大崋能够稳定传续。

而一个王朝想要稳定传续,皇帝子嗣便不能太少。

所以在为刘升一众儿女检查、看病时,傅山还是很用心的。

好在刘升的种都不错,目前就一个皇六子身体弱些,其他几个皇子、皇女身体都很健康。

不出意外,应该都能够健康长大。

···

时间来到乾元六年十一月。

刘升再次前往天目山,进行移民。

这一次,后宫诸妃中他依旧是选择李香云、郑海珠随驾。

除此外,他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