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牛(1 / 2)

傍晚,云章和卫王骑马到了蒲昌县这边。

只见昨晚烧过之后的废墟,一片荒凉。

昨晚的火很大,附近的山、树都烧了一些,在村民紧张的救火之后,现在基本扑灭,有一些在冒烟。夕阳下,一片荒凉。

不少人在一块哭,仅有的破屋没了,一点家当没了,田里也被烧了。

一个老妇和卫王哭:“发大水都没这么绝的!”

卫王冷飕飕的安抚:“人没事就好。”

老妇有被安慰到。因为对于正常人而言,能活着是好了,好在王爷早就让大家避开了。而且,王爷是亲自来看,王爷亲自看老百姓的情况,肯定要帮大家。

老妇又哭:“那些人都该死!还想害死王爷,都不得好死!”

有人过来说道:“去把焦家的祖坟掘了。”

不少人喊:“去刨焦家的祖坟!”

云章看着,挺肥沃的田,庄稼长得也不错,现在被烧的一片黄一片黑,绿的最少,像烧了个瘌痢头。几千亩田就这么糟蹋了。几千个人的粮食没了。

好在现在是太平盛世,没有大灾,从别处能弄到粮。要不然老百姓更绝望,能直接组团去焦家,现在就明说了。

欧璜、宋公明、蒙旦等人也过来看。他们肯定和老百姓不一样,但能站在治国的角度。

一个老头拄着拐杖,过来和卫王说道:“这田挺好的。”

云章问道:“你有多少田?”

有村民喊道:“二百多亩。还想要多占一些。”

老头穿着青袍,条件比泥腿子强多了。

云章和那些老百姓说道:“这田亩产多少?”

一个老农应道:“往年能收三百斤,今年水太大,能收二百斤。”

云章问道:“那你知不知道,这种良田没水淹的时候产量是多少?”

老农知道:“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五百多斤。”

云章说道:“这账大家都会算吧?种一亩田顶两亩,人还不用那么辛苦。脑子不够用的就别想了,跟着王爷过好日子,反正王爷不会饿着你们!王爷又不种田,肯定还是要你们种的。脑子够用的,就多想想!”

卫王不说话,听着姑娘说。

大家都知道姑娘不一般,姑娘的脸在夕阳下看着特安心。

云章说道:“这是好田!这是一块璞玉!还没散发真正的光芒!人想过好日子,不是想想就罢了,一定要认真的想!你们过这种日子,我都要说一声蠢!当然,以前是没办法。现在给了大家机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要不知变通!”

有人大声的支持:“我们不能这样!”

云章指着下面地势低的良田说道:“像这个,还有一种办法。外边肯定要围起来拦水。”

很多人都接受了。虽然要拦这么大的地方不容易。

云章说道:“要保证人的安全,住人的地方要够高,还要准备船,一旦发大水就跑。受大水影响大的东西就要放弃了,选择一些影响小的甚至是喜欢水的。你得顺着天地来。像桔子树、梨树、枣树都很好,地上的草更是随便长。”

蒙旦说道:“和桂花村一样,主要种桂花?”

云章说道:“旧的方式肯定有限制的,只有不停的打破,才能不停的发展。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要努力提高产量,满足更多的人吃。不适合种粮食的,或者适合种别的,能收获更多,那就种别的。这叫经济化、商业或产业化。一部分人读书,一部分人习武,这是分工,然后合作。男主外女主内,大概就是这样。”

云章和那些农民说道:“别觉得买粮食要银子。你干别的能赚到二十两银子,花十两银子买粮食,就是更划得来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事。

云章就是随便说:“这地是真的肥,种草,养牛,养一千头牛,能得到牛皮、牛肉,还有牛角什么的。发大水的时候牛可以赶走,水牛也不怕水。一头牛能出四百斤肉,一斤牛肉六十文,一头牛大概能卖出三十两银子。这就是三万两银子。一个村种两千亩田能有这么多吗?”

众人目瞪口呆,可能养这么多牛吗?

云章说道:“马场能养那么多,牛场也行。耕牛是耕牛,肉牛还要多研究,养几年肉最好吃,最划算?养几年那牛皮最好,还要专门挤奶的。要养就要养到极致。大家以后吃饱饭,还能经常吃到肉,那才叫好。”

一个老头冲过来喊道:“牛不能随便杀。”

云章问道:“你都能杀,牛为什么不能?”

老头怒极,骂云章女子怎么地,都是很难懂的方言。

虎贲卫拔刀砍了。

云章淡定的和大家说道:“不许随便杀牛,那是为了什么?是保证农田,保证大家有饭吃。不要本末倒置。像耕耙耱也是发展起来的,以后要制作更多的农具,提升效率。堵不如疏。有问题要想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因噎废食。”

云章觉得挺有意思的,买一头牛大概十五两银子,杀一头牛得到的价值大概二十两银子,那牛都别留着了,杀掉吧。那牛的价格为什么在十五两银子?这是长期形成的。比如一头驴大概五两银子,一匹普通的马二十两银子,就决定了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