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十国江山风月> 第442章 折从阮的小孙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 折从阮的小孙女(1 / 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王者握符御宇,继体守文。保于万方,允资外辅;率乎六列,实藉中闱。是以涂山之兴,协禹功而弥远;有莘之娶,赞汤祚以滋昌。”

“朕受命昊穹,居尊夷夏。念长秋之虚位,览上宰之敷言,且曰皇王之猷,必端天地之本。明《关雎》之风化,美《螽斯》之众多。”

“欲正邦基,在求德阀。询于壸范,敦此人伦。诞告彤庭,庸彰懿烁。”

“前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之女刘氏,生于鼎族,教自公宫。庆流令淑,望蔼高华。”

“而性禀柔闲,体含仁厚,授图史以自览,节环佩而有容。宜登金屋之荣,用表玉衣之瑞。袆褕无阙,龟筮协从。”

“于戏!立后之规,建国所系,上承宗鹢之重,内凭辅佐之勤。思进贤才,以昭阴教。修纮紞而隆礼,执圭瓒而训恭,肃奉徽章,钦惟永命。可立为皇后。”

“所陈嘉会,仍俟吉辰,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哉——”

在杨骁的授意下,曹吉利登上了汴京皇宫的奉天门城楼,大声宣读着册封皇后的诏书。

尖锐的嗓子,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的嘹亮。

广场上的路人,也聚拢过来,为之频频侧目,说起了闲话。

值得一提的是,圣旨的格式、形制已经被杨骁修改了一番。

历朝历代,圣旨的格式、形制都有所不同。

杨骁要册封皇后的话,自然不是一件小事,要普天同庆的。

虽然不至于大赦天下,却也要求“人尽皆知”。

曹吉利宣读完一道圣旨,又拿出了另外一道圣旨,继续朗声宣读。

“……夫人大符氏,聪慧敏捷,端庄淑睿,敬慎居心,性资敏慧,率礼不越。着即册封皇贵妃……”

基本上,被册封为妃子的诏书,曹吉利都要在奉天门城楼宣读一番。

这可累坏了曹吉利,却还是不得不尽忠职守。

好在封妃的诏书,并没有立后的诏书那般洋洋洒洒数百字,还要咬文嚼字的。

这些诏书一式两份,留给册封对象一份,一份寄存于宫中。

在诏书颁布后,“咸使闻知”,所以要昭告天下。

之后朝廷会派出驿马,快马加鞭,向着四通八达的官道一路而去,将杨骁的旨意传遍天下。

此时,在奉天门广场的一侧,马车边上,一个身材魁梧,国字脸,显得端严有威的中年男人,听见这诏书上的内容后,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他,正是被杨骁封为鲁王,拜平卢军节度使的符彦卿。

站在他身边的小老头,则是其至交好友,不久前被杨骁封为卫王,拜天雄军节度使、邺都留守的高行周。

“冠侯,真是可喜可贺。”

高行周笑吟吟的说道:“皇上对你符氏一门,可谓是无比荣宠了。”

”一个皇贵妃,一個良贵妃,真是羡煞我也。”

闻听此言,符彦卿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高行周,道:“尚质,你女儿不也被皇上册封为贤贵妃吗?”

“不一样,不一样。”

高行周摇头晃脑的,还不忘咧嘴一笑,接着调侃一句说道:“皇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而且,在宫中伺候陛下的,有我的一个女儿,有你的两个女儿,能一样吗?”

“冠侯,别不知足了。”

“咱们的皇上是念旧情的人,如果他非要让你家大娘子或是二娘子当皇后的话,反而是害了你们符家。”

“岂不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符家太过显赫的话,的确可能会招致祸端。

符彦卿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这才缓步登上了马车。

……

折妙云是折从阮的孙女,折德扆的女儿,不过及笄之年,却已经生得亭亭玉立,灵动可爱,是一个典型的美人胚子。

出身将门的折妙云,自幼饱受父兄的熏陶,弓马娴熟,最喜舞枪弄棒,武艺颇为了得,十个八个壮汉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她。

这一次,折妙云的祖父折从阮受封为大明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移镇明州,是专门来朝拜新皇的。

半个月前,汴京就已经举行了御极大典,杨骁正式称帝,诸如高行周、符彦卿、宋延渥、慕容彦超等藩镇距离京城较近的节度使,还参与了御极大典。

由于路途遥远,折从阮一路紧赶慢赶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抵达了京城。

随行的,还有被封为永安军节度使的符昭序。

符昭序这一次朝拜杨骁,可谓是做足了准备,携带的贺礼很多,一车一车的满载着。

相对来说,折从阮所准备的贺礼是诸多节度使当中最为寒酸的。

只有良驹一匹,钱一千缗,药材一车,绵羊一百只,牛五十头,虎皮一张,腌制的腊肉一车。

跟在一边的折德愿骑着马,皱起了眉头,叹道:“父帅,陛下御极,你就送这些贺礼,会不会太过寒酸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折从阮好歹是一镇节度使,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