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都市言情>四合院:大国工匠> 第366章 都是人情世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都是人情世故(1 / 2)

其实,转炉炼钢的过程,也就是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的傻瓜式操作。

只要一丝不苟的按照章程操作,只要不出现意外情况,便基本不会出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意外情况。

在炼钢过程中,不管是人为失误还是突发天灾,都可能导致意外的产生。

在意外出现之后,怎么应对,才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

就像开车一样,开走并不难。

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快速且准确的应对处理,就需要经验和天赋。

姜辰道:“炼钢的过程,虽然比起转炉修建要复杂得多,但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们只需要把复杂得问题简单化,标准化,对每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其实也不是那么难。”

“所以,和修建转炉一样,还是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

“不过目前转炉炼钢,还没有专业人员,同时炼钢也是一个持续性的任务,所以炼钢和建设,还是有区别的。”

“没有专业人员怎么办呢?培训......就像当初的培训体系搭建一样,我们需要找一批有文化基础,懂一定化学,学东西快的人,来进行炼钢知识培训。”

“他们所学得,就是转炉炼钢的流程,对每一個细节,以及常规的应变,都要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

“培训完成之后,叹将会转炉炼钢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但炼钢过程中,毕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他们只懂转炉炼钢的技术,缺乏对于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

“所以,没个炼钢厂还需要拍出一名炼钢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进行协助,共同处理炼钢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这两个人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炼钢顺利、安全的进行。“

这一次,姜辰没有强调要用年轻人或者毕业生。

因为炼钢是要多人协作的,年轻人的社会阅历不足,容易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出现问题。

在协作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容易影响到工作。

但他也没有说这个点,总得给两位老人家留些发挥的空间。

周新建点点头,看向罗云洋:“罗老,你觉得呢?”

罗云洋道:“在有标准流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操作。”

“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再到石景山学习实践一段时间,学会实际操作之后,基本就可以奔赴全国,展开炼钢推广了。”

“这个实习期,可以是半年到一年之间,务必把相关技术掌握到位。等到他们学成,我们也修建了一批转炉,正好可以投入生产。”

“到时候学得快的,先上岗!学得慢的,掌握好了之后再上岗。”

姜辰点点头:“还是罗老考虑得周全。”

罗云洋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姜辰,这个孩子,不简单啊。

作为方案的提出者,他不相信姜辰没有考虑到这些东西。

周新建道:“既然要培训,不如把炼钢厂定下的又丰富经验的炼钢工人,一并叫来参加培训和学习。”

“这样后续炼钢也会多一些保障。”

“但也正因为他们经验丰富,所以我怕他们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炼钢过程中,还是以我们的人为主,他们为辅。”

罗云洋点点头:“行,就这么办。”

姜辰道:“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要麻烦罗老给各个炼钢厂联系,让他们尽快派人过来。”

“另外,工业部这边可能也需要招募一批人员,参加培训。

罗云洋道:“小问题,这个我回去就找人对接。我估计好些炼钢成等这一天都等疯了。”

周新建道:“这事好办,毕竟是上过全民日报的,我们只要发个通知,估计愿意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在工业部门口派个几公里长的队伍。”

“不过小姜,以后你有了方案,就直接说好不好?非要让我们两个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的老头子来动脑你才开心?”

“咱们之间,不用玩哪些虚的。”

姜辰哈哈一笑:“有些东西,我是真没有想到。”

“我毕竟还年轻,考虑事情没那么周到,两位经验丰富,开了事情肯定比我全面多了。”

周新建看了姜辰一眼:“我信你个鬼。”

罗云洋掏出烟来散给两人,看似随意的问道:“既然这里分了转炉建设和转炉炼钢两个小组,自然是需要有两个负责人的。”

“对于这个负责人,小姜你是怎么考虑的?”

姜辰道:“既然罗组长问起,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当然最终还是要罗组长来定夺的。”

“我的想法是,转炉建设小组,由上官婉儿同志担任组长,她对于转炉修建的各个要点掌握非常透彻,并且为人聪明,严谨,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而转炉炼钢小组的组长,我建议由苏昌明同志担任。他从一开始胡参与转炉炼钢实验,而且本身又是自身的炼钢行家,这个岗位非他莫属。”

“虽然转炉的建设工作,也是他主持的,但没办法,现在参与过转炉炼钢的,就那么几个,吕月华同志适合做技术支持,而不适合做领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