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13章:老爷子变化,和天云观有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老爷子变化,和天云观有关!(1 / 3)

朱雄英沉默了一下,打开奏疏看了一眼,然后猛地合上。

他额头冷汗涔涔,再次小心翼翼翻开锦衣卫送来的奏疏,一个字一个字去阅读,看完之后,颤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锦衣卫就地处刑了,包括三岁黄口和六十朝上的耄耋,几乎无一幸免!

因为他朱雄英的落笔,数百人老小的命,全部交待在这张冷冰冰的奏疏之上。

这对朱雄英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三岁的孩子啊!”

“这也要.…也要杀吗?”

朱元璋并没有说话,只是冷冰冰的坐在一旁,淡淡的等着朱雄英的消化。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捏了捏朱雄英的肩膀。

“成了,差不多得了,几条小命罢了。”

朱元璋随口说道:“一個男人,总该要经历这点事,这没什么。”

朱雄英愣了很久,才微微颤抖的将奏疏放在桌子上。

朱元璋将朱长夜画的图纸,重新固定在墙壁上。

“你师尊的图,很不错。”

朱雄英无奈苦笑着点点头。

朱元璋继续问道:“臭小子,你师尊可曾说过,大洋彼岸,除了那种红薯,还有啥?能在寒冬种植的作物?啥样子?”

朱雄英想了想,开口道:“师尊说过,爷爷您那说的是土豆,土豆啊….唔….”

想了想,

朱雄英便抽出一张宣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土豆的图案,很立体直观的三维图。

“这便是,师尊和我描绘过的作物之一。”

朱雄英开口。

“噢,原来是这么个样式。”

朱元璋点头:“还有其他作物么?”

朱雄英回道:“当然有啊,比如玉米,比如辣椒.…”

“您老来看,这个叫玉米,长在秸秆上的,也能吃,很果腹。”

“这个叫辣椒,噢,它是做菜的配料,比胡椒好吃。”

“这个是花生,这也是生长在土壤之下,产量很高,冬天生长的,生吃炸熟,水煮都不错。”

“这个呢,是番茄,听师尊说味道也很好,另外,这个叫菠萝,很好吃的水果….”

朱雄英一口气在图纸上画了很多,他最近修仙实力增进很快,越来越加过目不忘,听师尊说过一次便彻底记住了,眼下画的每一个作物,几乎都栩栩如生。

朱元璋吃惊的张开嘴巴,瞪着眼看着朱雄英,一脸震惊,一句话说不出来。

“爷爷,咋了这是?”

朱元璋嗫嚅着嘴巴,良久后,像看着鬼一样死死盯着朱雄英,颤声道:“你,你师尊咋知道这些东西的!”

朱雄英愣了愣,随后很自然的笑道:“这个啊,听师尊说,当时是有一位西方人来过那龙虎山,他说是从啥一本道书上看到了这些。”

“师尊就看了道书,看完了之后,才对海外有了这些了解。”

“噢,据师尊说,这道书是当初唐武则天时期的风尘三侠其一张爆留下来的,张爆你知道么?和李靖红拂女分别之后,便去了海外.…”

朱元璋一脸激动:“你师尊道书呢?能给咱看看吗?”

朱雄英摊了摊手,极为无奈道:“我也问过师尊,但师尊说,道书已经陪着上上代龙虎山天师,彻底下葬了啊。”

朱元璋恼怒道:“这么精贵的东西,为啥要陪葬!”

朱雄英叹了口气:“不知道啊,我也不能理解,不过爷爷啊,既然这是人家龙虎山的遗物,为啥不陪葬?”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你可知道,这书,指不定能改变大明国运?”

他几乎,颔下胡须乱颤。

朱雄英道:“还好吧,反正师尊他老人家记得差不多,不过….真能改变咱们大明国运吗?”

“当然可以!”

朱元璋直接回道。

他心里,为龙虎山如此处理此物,感觉到可惜且暴殄天物。

不过好在这些东西被老爹记下了,总比彻底遗失要好。

朱元璋寻及此,稍稍有些宽慰。

朱雄英挠挠头,看着朱元璋,似乎想起什么,赶紧问道:“爷爷您老问这些做什么?难不成….朝廷是打算出海?”

朱元璋点头,随后又摇头。

朱雄英不解:“啊?这是啥意思?”

朱元璋想了想,开口道:“咱打算出海,可东出海夷就需要大船,需要军备火器,还是士兵等等,这些都是钱。”

“光咱同意,有啥用?朝廷上,一定会有人持反对意见。”

朱雄英开口道:“那为啥不控制孔讷,让他带头附和?”

老爷子气笑了:“这又不是德行礼仪的事,这是国事,他懂个屁,他哪儿有分量和资格参与此事讨论?”

额。

朱雄英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

朱元璋盯着朱雄英,笑着道:“不过这事,也未必没有转机。”

“啊?”朱雄英错愕。

朱元璋道:“你和蓝玉他们走得近,和他们说说,让武人们支持出海,朝堂是一锅粥,哪边烫,皇帝就选那边,懂了吗?”

说实话,朱雄英不太懂。

朱元璋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