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35章:成长起来的朱雄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成长起来的朱雄英!(1 / 3)

他深深看了一眼朱雄英,突然觉得眼前这皇长孙,开始变的有些不简单起来。

明代是一个非常宽容的朝代,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华夏形成真正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朱元璋虽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一代雄主。

但是,他从没有盲目狭隘的排外。

他不但命令宋濂等人修元史,承认元代的正统地位,并且对于元代初期一些利民的政策,给予肯定的态度。

并且对待天下的臣民,无论是元时在中原扎根落户的色目人后裔,还是其他胡人,都一视同仁。

只要遵守大明律法,就是大明子民,可以做官,可以务农,可以经商,没有任何限制。

洪武初年,他下旨复衣冠如汉唐。也就是说明初的衣装,有盛唐的影子。

同时禁止了胡语,胡姓,辫发,胡服等。胡人,色目人可以和汉人相互通婚,但是必须双方都是自愿。

总的来说,大明初年是一个自信包容的国度。

这也使得大明的文化,呈现了非常多彩的一面,而且在政治上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甚至说,这样的包容也使得外来的东西,能更好的融合在本土文明之中。

大明的这种强大的包容气度,在我后代一千年后的民族复兴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我们在吞并天下之后,也并没有排外,并没有因为别人是少数民族就指指点点,相反,我们一直是团结友爱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这是大国气度,也是大国的格局!

和西方对比,国朝的这种包容开放的大国气度,能吊打他们一切!

试想着印第安人、种族灭绝、犹太残杀等等.…西方人的格局,在国朝面前,被击垮的体无完肤!

我们尊重他人,尊重一切,尊重所有人权!

我们是真正在做事,而不是喊着口号!

当这位历史上不曾登基的大明皇长孙朱雄英,真正胸怀天下的时候,他才会明白从古到今,甚至到后世,各种伟大的帝王,伟大的领导,他们做出的国策政策的深远之意!

这些日子,

跟着朱长夜学习,朱雄英的心境变了很多,尤其当朱元璋把交趾交给他治理的时候。

许多朱长夜教给他的东西,他也开始融会贯通,拥有着比以前更大的胸怀和眼光,去放眼天下!

交趾打下来了,可如果不好好利用当地百姓,他又怎么建设这一片地方,使之成为供养大明财富的输出地?

想稳固交趾,就要稳固当地的百姓。

想稳固当地的百姓,就要让他们信任并且爱戴新政权,就要将各种律法政策落实到实处。

“殿….殿下。”

解缙三番五次,都差点脱口出‘殿下圣明’四個字。

这完完全全,就已经在朝一带雄主去发展了啊!

他压根忍不住!

就连木讷的铁铉,都忍不住起身抱拳行礼:“殿下眼光长远!”

朱雄英压了压手,继续道:“这些日子,你们辛苦点,要驯化当地的百姓,推广当地的律法,加速当地的农耕!”

“这是今年年关过去开春,你们重点需要发展的方向。”

解缙和铁铉,齐齐拱手:“是!”

朱雄英目光有些深渊,看着解缙和铁铉道:“但,我要的交趾布政司,不止这些,我要将其打造的方向,也不是一个农业城镇。”

解缙和铁铉目露疑惑。

朱雄英继续道:“商农并济,今年下半年,给我大力推广商业!商业政策和税率,都要给我改了吼!”

什么?!

解缙和铁铉顿时变了。

解缙急急道:“这不可,我大明要以农业为本,商乃无根之萍,不能发展,若是不然,恐有灾难!”

朱雄英知道这话说出来,一定会让两人反对,不过不要紧,他不需要他们理解,只要他们去做事就行!

此刻,厅堂内。

当听到朱雄英,意欲将交趾打造成商农并进的城市后,解缙急忙站出来反对。

“不可!”

“商业乃贱业,且商人历来奸诈狡猾,唯利是图,若是交趾地方上的百姓看到商业的利润,一定会放弃农耕,那时候交趾不成了无根之萍,空中楼阁,一碰便塌?”

铁铉为人比解缙沉稳,听到朱雄英这话,也起身反对道:“殿下,我同意解大人的看法。”

“退一万步说,就算交趾商业发展起来了,那么多人,对粮食的需求岂不是更大,从而它还需要从大明内陆供给大批量粮食出口过去,岂不也拖垮了大明内陆的粮食?”

额。

朱雄英有些无语,反问道:“我且问你,现在大明内陆,尤其云广的荒地很多,江南和关中之地的百姓许多不愿意迁徙,何以为?”

“国朝的百姓讲究一个‘根’字不假,但更多的,其实他们认为即便去了其他地方,他们也赚不到多少钱,更不愿意流落成贱商,而耽误后代子孙科考。”

“交趾商贸一旦发展起来,对粮食的需求很大,那么这一块巨大的市场缺失,是不是会带动云广一带百姓开始种植粮食,而且,如果当地百姓知道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