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353章 勘察玉宁府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勘察玉宁府(1 / 2)

来到三关旅大营,云生只见将士们还在修整营院。云生留下邦战国负责营区人员管理,召集其它千人将以上人员前往实地侦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目前敌情尚不明朗,就先了解已方情况。 大军作战,地形勘察是关键。 云生带领众人来到玉宁港。 玉宁港距离三关旅大营并不远,只有四五里的路程。 来到玉宁港,只见港口内船只众多,桅杆林立。众多商船停靠在港口的岸边,或是装载,或是卸载着各类货物,一片繁忙。 在港口的四周,修建了许多的商铺或是大型的仓库,商铺、酒楼、饭店、茶馆栉比鳞次,旗风招展。仓库内人进人出,络绎不绝。 云生带领众人又来到港口的出海口处,只出海口的两端各修建了一道长长的堤坝,出海口处仅有三四百步之宽。 云生知道,玉宁府属于东海三府之一,常年有台风袭击。每到台风到来之时,各类船只便停靠在港口之内,躲避风暴。 那长长的堤坝,便是防止海上大浪涌入。有了这长长的堤坝阻拦,即便是大海之上海浪滔天,港口内的海水也是起伏不大。 此时,海面之上海水平静,波澜不惊,许多商船桅杆张悬,进进出出,如过江之鲫。 侦察完玉宁港后,云生又带领大家骑马来到玉宁府的盐田。 只见盐田占城甚为广阔,约有十里地之长,五里地之宽。盐田靠海一侧修有长长的堤坝,中间留有一个大的缺口。 盐田之内,被分割成近千余个大大小小的盐槽,高低错落,层层叠叠。 在位置较高的盐槽中,海水已经完全蒸发干净,在夕阳的照射下,细白如雪的盐粒像一颗颗钻石一样,晶光闪闪。 而在位置较低的盐槽之中,则盛满了海水。 云生及众人仔细观察盐田周边的环境,选择营区的驻扎地点。 第二日,云生再次带上众人一路南下,奔赴各县,察看各县的驻军及海防情况。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云生原以为玉宁府物产丰富,物阜民丰,百姓生活殷实。但实地勘察一遍之后,却完全出乎他的想象。 玉宁府内大多为丘陵地带,各县之间的道路多为山路,因降水充沛,时常有山洪暴发,再加上多年未经维修,道路多处被洪水冲断,无人管理,无人维修。 即便是在平路之上,都处也是坑坑洼洼。 一路上老百姓很少有人坐车出行,大多时牵着骡马牛驴,装载着货物,一步高一步低地艰难行走着。 到达临海八县,经过一番询问,各县情况都大致并不多。 各县驻军多为三四百人,武备松懈,常年没有经过训练。 而且,各县驻军的任务并不是抵御外寇,而是维护县城秩序。 来到大环县,只见有七名当兵之人,酒后闹事,摔椅砸桌,将一老者打倒在地,乱脚群殴。 云生见状,叫人将七人拿下,悬挂在军营门口的高杆之上,曝晒三日,未经他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放下。 临海八县县城之内行人稀少,生意冷落,门可罗雀,百业凋零。 回到军营,云生立即组织众人开会。 云生道:“众位,近几年来,为了对抗金鹰大月湖水师,东海水师大部分战船已经抽调至莽江战线,海上力量薄弱,因而东疏倭寇活动更加猖獗,时常袭扰玉宁府。 据我所知,东海倭寇有一种人名为浪人。皆为东琉王国尊门平流门的弟子,个个擅长刀法,诡异莫测。 另外,浪人之中还有一些术士,擅长土木之遁,来去无踪,防不胜防。 更有东琉倭寇有百万皇和十万王坐镇,我等均无力抗之。 前几天我去拜见定东王,定东王并未安排我三关旅与倭寇进行海战,只是要求我等防守好玉宁府,不受倭寇袭扰即可。 经过数日勘察,我决定安排如下: 第一,玉宁港是深水良港,乃是东海大型港口,往来船只较多,货物贸易频繁。因此,玉宁港乃是我们保护的第一重点。 我欲在港口两侧各布置1000人马,左岸由枪骑第一营负责防守;右岸由枪骑第二营负责防守。 第二、玉宁府盐田盛产海盐,是我大德王朝的三大盐田之一,是我们需要保护的第二重点。 我计划由名风来万人侯和峙岳万人侯二人带领枪骑第三营、第四营2000人马明日起赶赴盐田,做好防守任务。 另外,大军驻扎在玉宁府内,由我和邦战国副总镇坐镇防守。 第三,枪骑第五营、第六营2000人马,从明日开始起,开始砍伐军营及港口附近所有的树木,以防东琉术士木遁。 第四,由烨新桥万人侯和峙岳万人侯担任枪法教头,全营所有人员全部加紧修炼梨花雨枪。 梨花雨枪乃是当年抗倭名将沐继光百万皇所创,专破平流刀法,所以全旅将士务必人人精通梨花雨枪。 以上部署,不知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一名千人将道:“总镇大人,我们三关军皆为骑兵,没有战船,若是倭寇战舰突然袭击玉宁港,我们将怎么办?” 云生细想片刻,若是倭寇的战舰突袭玉宁港,自己还真没有一个好的应对办法。 云生道:“不知你有何良策?” 那名万人侯道:“当年我便在东海水师为伍。东海水师的舰船上均装有‘重锤’破弩。 此弩有固定基座一丈长宽,弩箭有胳膊粗细,一丈来长,弩头约有西瓜般大小,射程约为500步左右,可自由旋转。 若是在港口两侧各装有10架‘重锤’破弩,倭寇战舰将进不了港口。” 这名千人将正是从老君湖山庄中带来的一名起义军千人将。 云生听后大喜,忙问道:“何处有此弩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