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雪无痕>历史军事>汉末圣人> 第1169章 上党之战(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9章 上党之战(一)(1 / 2)

曹昂决定了未来1段时间对刘协的态度,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抽刘协1顿,便不再返回安邑,而是折道转向上党郡,支援曹仁、李蒙所部。

曹仁、李蒙2人自进入河东郡之后,便1直在河东郡绥靖地方,发展军队,直到去年方与大战结束后,占据优势的徐州军决定从多个方向牵制袁绍,曹仁便引兵东进,进入上党盆地。

上党郡位于河内、河东、河北、太原4地中间,位置极其重要,只要拿下此地,徐州军便能将战线推到太行山脉1线,居高临下,俯视邺城,袁绍苦心经营的黄河防线到时候也就成了摆设。

曹仁出兵上党,类似于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山区闪击法国。

袁绍自然不是蠢货,他甚至在曹仁出兵之前,便意识到上党地区的重要性,因此在方与兵败之后,立刻命***收缩防线,退守上党郡。

***虽然是袁绍的外甥,但他本身确实有能力,当初袁绍入主冀州,也是立下大功。以他的能力,再加上上党盆地天险地形,要守住此地并不困难。

可是方与之战,袁绍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虽然之后迅速扩军,可尽是新兵,战力并不强。为了建设他所谓的黄河防线,袁绍只得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最后***在并州只剩下不到3万军队。就这点人马,***还要分出1部军队守太原和雁门2郡,在上党方向的军队自然便不足。

曹仁受命东进之后,便和李蒙率领1万5千人,从临汾出发,1路向东,赶到端氏。

端氏是上党盆地的西大门,也是壶关的西侧屏障。曹仁之所以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到达此处,也多亏了古人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人为地将郡县进行分割,以至于当前端氏不隶属于上党郡,反而隶属于河东郡。

***眼看曹仁到了端氏,立刻派兵来抢,双方在此相遇激战。

***能力虽不差,可单论指挥水平,自比不过曹仁,再加上曹仁占据优势地形,于是被曹仁击败。

首战兵败的***企图拒守高平关拒敌,可根本挡不住攻势迅猛的曹仁。

曹仁连战连捷,先后破空仓岭、高平关、光狼城、泫氏城今山西高平市,双方隔泫水今山西省丹河而对峙。

之后双方便陷入了相持阶段。

曹仁虽然打的凶猛,可***这边,以水宽谷深的泫水为依托,屯兵于山上,身后又是长子城,居高临下,占据地利。

这种地形优势已经不是指挥官的能力可轻易弥补的。

数月之间,双方在泫水两岸血战数场,伤亡俱是极大。尤其是徐州军这边,曹仁甚至有些骑虎难下了。

现在攻不进,撤不敢撤。

若是选择回撤,那端氏、泫氏等地肯定保不住,如此便让***全据了上党盆地,关上了西面的大门。到时候***屯兵上党,时刻袭扰河东郡,那这仗更没法打了。

摆在曹仁面前的只有1条路,无论如何也得拿下上党。

这也是之前曹仁面对天子求援都没有出兵的1个重要原因。他在上党这方寸之地,动弹不得。

曹昂之前也知道上党的重要性,可是腾不出手来。现在有机会了,自然是要在此要害处捅袁绍1刀。

若是能占领上党,接下来的北伐也好打了。

曹昂刚到端氏,东郡传来急报。袁绍召集了乌桓、鲜卑骑兵,又集中数万主力,猛攻青州。

曹昂有些吃惊,老丈人这是要抢先出手,打乱自己的布局吗?

没想到老丈人这么勇啊。

对于突然打响的大战,曹昂1瞬间便下定决心,提前北伐,将计划8月份开战的时间提前到现在。

其实这1场仗该准备()

都准备了。军队休整了数月,枕戈待发。而粮食虽然永远不够吃,可是勒勒裤腰带,徐州还打得起这1仗。

虽然还是被动反击,但这1次袁绍突袭的威力远不如之前。

黔驴技穷矣。

面对袁绍的重点进攻方向,曹昂并不准备调整自己的布局,既然袁绍想打青州,那就让他打去,哪怕青州丢了,也要不了命。而自己还是从预定的黎阳方向破局。

只要黎阳1破,兵临邺城,这仗就胜了1半。

攻破邺城的政治意义远比占领3个郡,5个郡都重要。

曹昂不相信,自己占领邺城之后,还有人会为了袁家殉葬。世家大族、豪强都是聪明人,他们不会在1个注定失败的人身上做太多的投资。

曹昂到了光狼城,从东郡送来的消息又到了,还是1连3封。

这1次并不是战报,而是曹操给曹昂的家书,要求曹昂速速返回东郡,主持北伐平冀大战的。

曹操似乎担心2人不回,特意写了3封信,以示事态紧急。

曹昂理解曹操的心思,上1次指挥方与大战,就让他胡思乱想,今日再让他指挥北伐,只怕父亲要睡不着觉了。

曹昂将信放下,向1旁的步骘问道:“子山,你觉得我该返回东郡吗?”

步骘或许心中早有心思,立刻回道:“主公是不败战神,北伐之事,唯有主公亲自指挥,才会让将士安心。”

曹昂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